抗衰老肽注射成健康新趋势,但真有效吗?Anti-aging peptide injections are the latest wellness trend—but do they work? | National Geographic

环球医讯 / 干细胞与抗衰老来源:www.nationalgeographic.com美国 - 英语2025-08-28 08:29:45 - 阅读时长3分钟 - 1187字
全球肽类市场预计从2025年41亿美元激增至2035年112亿美元,生物黑客群体通过注射"狼人叠加剂"等肽类混合物追求逆转衰老。美国宾汉顿大学药学教授John Fetse警告这些标有"仅限科研"的产品存在未知风险,现有临床证据仅显示BPC-127对肌腱修复有效,CJC-1295促进生长激素分泌等基础研究,尚无大规模人体试验验证。专家建议优先选择FDA认证的黄连素等口服补充剂,并强调肽类疗法至少需十年才能形成规范临床应用。
抗衰老肽注射健康风险疗效验证叠加风险安全替代方案肽类本质临床应用人体试验社交媒体炒作专家建议
抗衰老肽注射成健康新趋势,但真有效吗?

抗衰老肽注射的真相

从"狼人叠加剂"到"活力方案",生物黑客声称这些肽类混合物能治愈损伤、增强精力甚至逆转衰老。专家却警告其潜在风险远超表面效益。

2025年8月27日,纽约——曾局限于抗衰老面霜的肽类(由氨基酸微链组成的化学信使),如今正被生物黑客群体通过注射方式追求肌肉生长加速、睡眠质量提升等目标。在TikTok平台上,用户大肆宣传名为"肽叠加"的混合配方,声称实现了痊愈、精力充沛甚至"年轻十岁"的奇迹。尽管缺乏充分临床验证,全球肽类市场仍呈爆发式增长,预计2025年41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将在2035年飙升至112亿美元。

肽类的本质

这些氨基酸短链作为信号分子,调控着细胞功能。SuppCo科学主管Jordan Glenn比喻:"就像微型信使,有些调节荷尔蒙,有些控制免疫反应、修复和代谢。"作为百年医学应用的典型,1921年首次用于糖尿病治疗的胰岛素即是代表。当前畅销的司美格鲁肽等减肥药物,同样属于模仿肠道GLP-1激素的合成肽类。

由于消化酶会迅速分解口服肽类,注射成为必须途径。多数产品以冻干粉形式销售,使用者需自行配制注射溶液。

风险警示

宾汉顿大学药学教授John Fetse指出:"多数市售肽类产品标注'仅限科研用途',这为厂商规避产品问题责任提供了法律漏洞。"他特别警示,若使用这类产品产生不良反应,消费者将难以追究厂商责任。

疗效验证

尽管社交媒体充斥着各种奇迹案例,但缺乏大规模人体试验支撑。Glenn坦言:"大部分肽类产品仅有动物实验数据,例如BPC-127对肌腱修复有效。"2024年动物实验显示多个肽类促进胶原蛋白合成,2018年研究证实GHK-Cu外用可减少皱纹。但人类试验数据极为稀缺,CJC-1295仅被证实能促进生长激素分泌。

叠加风险

两位专家均警告叠加注射的危险性。Glenn强调:"肽类半衰期差异、浓度波动等因素使得叠加效果难以预测。"John Fetse补充道,这些物质可能扰乱人体激素平衡,特别是对肠道菌群的潜在破坏可能引发系统性健康风险。

实验室检测更揭露惊人真相:某NAD补充剂检测样本中,50%完全不含标示成分。

安全替代方案

Fetse建议:"与其冒险尝试未经验证的注射,不如咨询医师获取可靠方案。"Glenn推荐FDA认证的口服补充剂,如调节血糖的植物碱(天然版司美格鲁肽)、姜黄素抗氧化剂、咖啡因提神剂等。他强调:"关键在于用对剂量、在正确时间针对特定需求选择补充剂。"

专家共识:尽管市场炒作远超科学进展,但肽类疗法的规范化临床应用可能需要十年发展。当前阶段盲目跟风注射,无异于人体自我实验。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