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而言,妊娠期因缺乏临床数据而充满不确定性。由于临床试验通常排除孕妇,新药上市时仅提供动物安全数据,导致治疗决策困难。停用IBD药物可能引发症状加重,使妊娠转为高风险。这类患者多为年轻健康女性,其疾病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联常被忽视。
为改善全球IBD妊娠管理,Helmsley PIANO全球共识会议发布首部国际指南。该研究评估妊娠期IBD药物安全性及儿童短期与长期预后,并于2025年8月28日同步发表于《临床胃肠病学与肝病学》等六本国际期刊。
为IBD孕妇提供希望与保障
指南提出多项新建议:贯穿妊娠与哺乳期继续使用所有生物制剂、推行孕前咨询、明确高风险妊娠状态、孕早期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预防早产子痫前期,以及按时接种轮状病毒疫苗。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炎症性肠病中心负责人Uma Mahadevan指出:"这是首次全球协作为IBD孕妇提供同等高质量诊疗方案,新发现既在意料之中又具突破性。"
共识建议:
- 孕前三至六个月应实现疾病缓解并接受孕前咨询
- 所有IBD妊娠均按高风险管理
- 继续使用5-ASA类、柳氮磺吡啶、硫嘌呤及单克隆抗体等低风险药物
- 小分子药物需停用1-3个月(无替代方案例外),哺乳期禁用
- 新型IL-23抑制剂虽无临床数据,但基于胎盘生理机制推荐哺乳期使用
- 生物制剂通过胎盘的婴儿体内药物水平极低,不影响疫苗接种或感染风险
- 所有IBD孕妇应自孕12-16周开始服用阿司匹林,监测血栓风险
- 婴儿应按时接种轮状病毒疫苗
药物安全证据更新
纳入2268名IBD孕妇的PIANO研究显示:
- 类固醇使用虽与早产、低体重相关,但不影响出生缺陷、脑部发育或感染风险
- 药物暴露婴儿的脑发育里程碑正常
- 托管机构中婴儿感染率未升高
由50国专家组成的共识团队采用GRADE及RAND方法制定推荐,包括IBD专科医生、围产专家、患者代表等。北卡罗来纳大学Millie Long强调:"跨地域患者代表的参与确保了推荐方案的实用性,希望这份蓝图能指导从孕前到产后全周期管理。"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