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研究人员的新发现,对于部分难以控制高血压的患者来说,简单的家庭血压监测配合短信提醒就能成为稳定甚至降低血压的关键。
当患者收到邮寄的血压计并可选择通过短信向医疗团队反馈读数时,35%的参与者成功实现血压达标。而对照组中仅21%的患者通过常规门诊监测(由初级保健医生进行)达到相同效果。该研究发表在《美国医学会网络开放》期刊上。
宾大医学中心首席创新官Shivan Mehta博士指出:"我们找到了一种用户友好的方式,通过持续提醒帮助患者保持监测意识,促使他们做出必要的生活方式、药物或其他调整。"
意料之外的行为干预效果
研究团队采用行为科学中的"助推"理论设计实验,测试不同选择框架对患者行为的影响。实验分为两组:一组采取"默认退出"模式,在邮寄血压计时即默认患者参与;另一组采取"主动选择"模式,要求患者事先申请设备。对照组不提供家用设备,仅接受常规诊疗。
在6个月的试验中,共有425名患者参与。数据分析显示,两种模式在测量依从性上差异不大(默认组38%,选择组34%),但关键发现出现在次级指标:所有获得设备和短信提醒的患者(无论何种分组)都显示出显著的血压改善。
Mehta强调:"本研究特别针对那些已接受常规诊疗仍无法控制高血压的患者。结果显示,这种额外支持有效突破了他们面临的多重障碍,帮助患者坚持用药并在需要时调整剂量。"
优化未来实践方案
尽管研究者尚未完全明确"默认退出"与"主动选择"组间差异较小的具体原因,Mehta根据既往研究提出可能解释:两组都需要电话沟通和知情同意,增加了参与成本。他建议未来可采用完全自动化的短信注册系统。
本研究的特殊意义在于其样本构成:86%的参与者为黑人,这与服务社区的种族分布一致。在美国,55%的黑人成年人患有高血压,远高于白人的31%,且更易发展为严重并发症。
Mehta指出:"这种基于短信的招募方式高参与率,为缓解医疗资源分配不均提供了新思路。"目前宾大医疗系统已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健康心脏计划"等远程监测项目。
研究获得美国国立转化科学促进中心(UL1TR001878)和国家癌症研究所(K08CA234326)资助。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