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高血压与过早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关系
西北大学范伯格医学院预防医学系的研究团队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表的研究显示,儿童期血压水平与过早心血管疾病(CVD)死亡风险显著相关。
方法
研究团队分析了1959-1965年间美国12个研究点协作围产期项目(CPP)出生儿童的前瞻性队列数据。在7岁时通过手动汞柱血压计测量血压,根据美国儿科学会指南将血压分为正常(<90百分位)、升高(90-94百分位)和高血压(≥95百分位)。通过与美国国家死亡指数的概率链接确定2016年前的死亡情况及死因。
采用生存分析评估童年血压与心血管/非心血管死亡的关联,以年龄为时间尺度,并使用稳健方差估计器校正兄弟姐妹集群效应。模型调整了儿童BMI、母亲种族/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及研究地点。敏感性分析采用固定效应回归控制家族共享特征。
结果
研究共纳入37,081名儿童(50.7%男性),平均基线年龄7.1岁。21%儿童被归类为高血压。随访至54岁时(中位52-55岁),共发生487例心血管死亡和2,242例非心血管死亡。
7岁时每升高1个标准差的收缩压(调整风险比[aHR] 1.14)和舒张压(aHR 1.18)均显著增加心血管死亡风险。兄弟姐妹配对分析(150个家庭共359名儿童)显示相似趋势:收缩压(aHR 1.14)和舒张压(aHR 1.18)。性别差异显著(P<.01),男性收缩压关联更强(aHR 1.31),女性无显著关联(aHR 0.97)。
讨论
这是首个将儿童血压与中年期(随访至55岁)心血管死亡风险关联的研究。研究优势在于长期随访和家族内对照设计,减少了家族共享特征的混杂。局限性包括:仅统计致命事件、单次血压测量,且样本主要为黑人和白人。
研究通讯作者Alexa A. Freedman博士强调:"这些发现凸显了从7岁开始监测血压相关风险因素的重要性。早期干预可能有助于降低终身心血管疾病风险。"
研究团队呼吁加强儿童心血管健康促进,建议从学龄初期就开展系统的血压监测和风险评估。该研究为制定儿童高血压预防策略提供了重要证据支持。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