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科学家发现,肥大细胞(传统上被认为主要引发过敏反应的免疫细胞)在抵御脑部细菌和病毒感染中发挥保护作用,这一突破性发现为未来脑部感染治疗开辟新方向。
当发生过敏反应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导致瘙痒、红肿等症状。但最新研究显示,这些细胞在小鼠模型中能守卫大脑排出脑脊液的微小通道。当检测到病原体时,肥大细胞通过释放组胺颗粒使血管扩张,临时关闭这些通道,阻止细菌侵入大脑。
研究资深作者、该校病理学与免疫学教授Jonathan Kipnis指出:"这一发现为开发保护大脑免受感染的干预措施打开了全新路径。我们现在掌握了肥大细胞的防御机制,就可以探索在感染威胁下增强其功能的方法。"
发表于《细胞》杂志的研究显示,当小鼠感染B型链球菌或肺炎链球菌时,其脑脊液流动明显减少。研究人员与医学助理教授Felipe Almeida de Pinho Ribeiro及免疫学博士生Tornike Mamuladze合作发现,肥大细胞激活后不仅关闭防御通道,还会募集中性粒细胞清除病原体。缺乏肥大细胞的小鼠大脑感染更严重,而预先增强肥大细胞活性则显著降低细菌载量。
研究团队计划进一步探索肥大细胞的慢性激活是否会影响阿尔茨海默病等因β-淀粉样蛋白沉积导致的疾病。Mamuladze强调:"肥大细胞在大脑防御中具有双重作用,既要阻止病原体入侵,又要维持废物排出通道的畅通,这对优化脑部健康至关重要。"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