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可能预示痴呆症早期阶段,研究发出警告Crime could signal early stages of dementia, study warns

环球医讯 / 认知障碍来源:knowridge.com德国 - 英语2025-09-03 22:09:20 - 阅读时长2分钟 - 600字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通过分析23.6万人数据发现,额颞叶痴呆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的早期犯罪行为风险显著升高,其中行为变异型额颞叶痴呆患者风险超50%。研究指出中年突发犯罪行为可能是痴呆症早期信号,建议司法系统应建立针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犯罪的特殊处置机制。脑部扫描显示颞叶萎缩与犯罪行为密切相关,提示"抑制失控"是行为异常的关键因素。
痴呆症神经退行性疾病犯罪行为早期阶段颞叶萎缩抑制失控早期诊断病情延缓医疗需求健康警示
犯罪可能预示痴呆症早期阶段,研究发出警告

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可能在发病早期出现犯罪行为这一发现近日引发学界关注。来自马克斯·普朗克人类认知和脑科学研究所的Matthias Schroeter和Lena Szabo团队通过整合14项跨国研究数据(覆盖美国、瑞典、芬兰、德国和日本等国23.6万人)发现,痴呆症早期阶段的犯罪风险显著高于普通人群,但随认知功能恶化呈下降趋势。

研究显示特定类型痴呆症的犯罪风险呈现明显差异:行为变异型额颞叶痴呆患者风险超过50%,语义性原发性进行性失语症患者达40%,血管性痴呆和亨廷顿舞蹈病约15%,阿尔茨海默病10%,帕金森综合征最低(低于10%)。值得注意的是,多数案件为轻罪如交通违法、不当行为或小额盗窃,且当事人往往无犯罪前科。

通过《人脑图谱》杂志发表的配套研究,研究人员在额颞叶痴呆患者脑部发现颞叶萎缩与犯罪行为存在显著关联。这种负责冲动控制和决策的关键区域萎缩,导致患者出现"抑制失控"现象,表现为无法维持正常社会约束。Schroeter教授特别强调,司法系统需重新审视这类特殊犯罪的处置方式。

这项发表在《转化精神病学》的研究提示,中年期突发的反常犯罪行为可能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警示信号。研究团队呼吁建立更早的行为识别体系,建议将此类案件视为潜在医疗需求而非单纯司法问题。数据显示,针对这类患者的早期诊断和干预可有效延缓病情发展,同时避免不必要的社会污名化。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