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居的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自杀风险更高
Suicide risk greater among individuals with depression, anxiety who live alone
患有抑郁症和焦虑症且独居的个体显著更有可能死于自杀。一项研究表明,在韩国,患有抑郁症或焦虑症且独居的成年人比没有这些心理问题且与他人同住的成年人更有可能死于自杀。
尽管先前的研究已经揭示了自杀风险与心理健康问题及独居之间的联系,但这两个因素的综合影响尚未得到研究。柏林夏里特医学院的精神病学和心理治疗临床研究员Daa Un Moon博士及其同事在《JAMA Network Open》上撰文指出这一点。
为了填补这一知识空白,Moon及其同事使用2009年至2021年韩国国民健康保险服务(NHIS)数据库的数据进行了一项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该研究包括3,764,279名年龄在20岁及以上的成年人(其中55.8%为男性;平均年龄为47.2岁;标准差[SD]为14岁),他们在2009年参与了韩国NHIS提供的全民健康筛查计划。
研究人员将那些在NHIS注册为单人家庭并持续5年或以上的人归类为独居者。他们通过NHIS医疗索赔数据识别出患有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参与者,并通过国家统计局确定其自杀死亡情况。
总体而言,3%的参与者患有抑郁症,6.2%的参与者患有焦虑症。大多数(91.5%)参与者与他人同住,而8.5%的参与者独居。无论居住安排如何,患有焦虑症或抑郁症的参与者往往为女性、年龄较大、收入较低,并且有更多共病条件,如糖尿病和高血压。
在平均随访11.05年(SD, 1.46年)期间,共有235,458名参与者死亡,其中自杀占所有死亡的0.3%。独居且患有抑郁症(1.2%)或焦虑症(0.7%)的个体自杀发生率更高。
根据调整了人口统计学、生活方式和临床因素的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与参考组(无抑郁症或焦虑症且与他人同住的个体)相比,同时患有抑郁症和焦虑症且独居的个体死于自杀的风险显著更高(调整后的HR = 6.58;95% CI, 4.86-8.92)。
在患有抑郁症的个体中,独居者的自杀风险更高(aHR = 3.91;95% CI, 2.96-5.16),而与他人同住的个体的自杀风险也较高(aHR = 2.98;95% CI, 2.74-3.25),但前者风险更高。
同样,所有患有焦虑症的个体自杀风险均有所增加,但独居者的风险更高(aHR = 1.9;95% CI, 1.48-2.43),而与他人同住的个体风险相对较低(aHR = 1.64;95% CI, 1.52-1.76)。
这些关联在调整了包括PTSD和精神分裂谱系障碍在内的精神共病后仍然一致。
研究人员还进行了亚组分析,发现抑郁症或焦虑症与独居相关的自杀风险在40至64岁的个体中最强,而在男性中的关联也强于女性。
研究人员认为此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由于这是一项观察性研究,无法确定自杀风险与独居之间的因果关系。
未来的研究应探讨社会认知和应对策略等心理社会因素对自杀风险和居住状况之间关联的影响。Moon及其同事写道:“这些发现强调了在评估自杀风险时考虑居住安排的重要性,特别是在特定的人群中,如中年人和男性。针对这些因素的综合干预措施对于减轻风险至关重要。”
(全文结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