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奥尔良——在稳定的降脂治疗基础上添加PCSK9抑制剂依洛尤单抗(Repatha,安进公司研发)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或高风险糖尿病但无心肌梗死(MI)或中风史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风险,随机VESALIUS-CV试验结果显示。
在中位随访4.6年的12,257名患者中,接受依洛尤单抗治疗组发生3点MACE事件(包括冠心病死亡、心肌梗死或缺血性中风的复合终点)的患者为336例,而安慰剂组为443例(5年Kaplan-Meier估计值分别为6.2%和8.0%),相对风险降低25%(风险比HR 0.75,95%置信区间CI 0.65-0.86,P<0.001)。
4点MACE事件(前述三项事件外加缺血驱动的动脉血运重建)在治疗组为747例,安慰剂组为907例(5年Kaplan-Meier估计值分别为13.4%和16.2%),风险降低19%(HR 0.81,95% CI 0.73-0.89,P<0.001)。该结果在美国心脏协会(AHA)科学年会上公布,试验结果同步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此前PCSK9抑制剂研究多纳入高风险患者并证实其预防复发事件的益处,伊丽莎白·博胡拉(Elizabeth Bohula)向《今日医学要闻》表示:“未知的是,对于血管疾病或糖尿病导致未来事件风险但风险较低的患者,是否同样适用。我们发现了答案:这证实了他汀类药物所展现的积极降胆固醇策略在全风险谱系中的益处,PCSK9抑制剂作为高效降胆固醇药物,若积极治疗可改善临床结局。”
博胡拉在报告中指出,在合格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及无合格动脉粥样硬化的糖尿病患者中,依洛尤单抗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至约40 mg/dL,MACE风险显著降低,“这支持将LDL-C强化降至该水平,即使对于无既往主要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事件的患者。”
南卡罗来纳医科大学帕梅拉·B·莫里斯(Pamela B. Morris)博士作为讨论者,对观众的热烈掌声表示认可,并祝贺博胡拉取得“重要且改变实践”的成果。她表示:“该研究开始将受益人群扩展至ASCVD和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之外,涵盖无既往心肌梗死、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及高风险糖尿病患者,包括存在基础动脉粥样硬化者以及无基础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级预防人群。试验表明,在疾病早期阶段实施更强化的降脂治疗更能减少缺血事件。”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奇亚迪·恩杜梅勒(Chiadi Ndumele)博士和罗杰·S·布卢门撒尔(Roger S. Blumenthal)博士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同期配发的社论中称此为“里程碑式”试验。他们写道:“如同其命名来源——16世纪佛兰德医生兼解剖学家安德烈亚斯·维萨里(Andreas Vesalius),其工作根本性推进了循环系统认知,VESALIUS-CV试验通过揭示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策略重要性,深化了我们对血管解剖的理解。”
然而,社论指出指南推荐对LDL-C低于160 mg/dL患者初始采用高强度他汀联合依折麦布(Zetia)治疗,但本试验中基线LDL-C为122 mg/dL的患者仅20%使用依折麦布;尽管高风险糖尿病患病率约50%,仅最多15%接受GLP-1受体激动剂或SGLT2抑制剂。“若患者基线接受更积极治疗且残余ASCVD风险较低,能否观察到相似临床获益尚不明确。”
作者在论文中承认,尽管多数患者接受高强度他汀或降脂治疗,但存在部分患者背景治疗强度较低或未接受治疗。“然而,依洛尤单抗的益处似乎与他汀强度或依折麦布使用无关,且本试验中接受高强度降脂治疗的患者比例高于全球多个注册研究。”
VESALIUS-CV试验(高心血管风险无心肌梗死或中风史患者的依洛尤单抗效果)是一项在33个国家774个中心开展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合格患者需满足LDL-C≥90 mg/dL、非HDL胆固醇≥120 mg/dL或载脂蛋白B≥80 mg/dL,并接受至少2周稳定优化降脂治疗。两个主要终点为3点MACE(冠心病死亡、心肌梗死或缺血性中风的复合终点)及4点MACE(增加缺血驱动的动脉血运重建)。
参与者无心肌梗死或中风史,但符合以下至少一类疾病标准:冠状动脉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疾病、外周动脉疾病,或高风险糖尿病(定义为病程≥10年、每日接受胰岛素治疗,或糖尿病合并微血管并发症)。
患者以1:1比例随机分配,每两周皮下注射140 mg依洛尤单抗或安慰剂。
在2,014名患者的亚组研究中,依洛尤单抗治疗使LDL-C从中位数109 mg/dL(安慰剂组)降至48周时的45 mg/dL,显著降低55%(P<0.001)。
博胡拉按预设层级检验顺序报告次要终点。所有复合次要终点均显示依洛尤单抗组显著降低: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或缺血性中风风险降低27%,冠心病死亡或心肌梗死风险降低27%。作为独立次要终点,心肌梗死风险降低36%,缺血驱动的动脉血运重建风险降低21%。
关于冠心病死亡,风险比为0.89,但置信区间上限大于1,因此后续层级检验终点均为探索性。但心血管死亡风险比为0.79(名义P值0.032),全因死亡风险比为0.80(名义P值0.0005)。
博胡拉表示,累积发生率曲线显示依洛尤单抗组全因死亡率为7.9%,安慰剂组为9.7%,“名义上更低,且曲线在约1.5年后明显分异,这与他汀类试验观察结果一致。”
作者指出,两组在安全性终点(包括导致停药的不良事件或严重不良事件)方面无差异。
美国心脏协会发言人、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阿米特·克埃拉(Amit Khera)博士指出,这些结果解答了该类药物获批十年来悬而未决的重要问题。在先前因获益而提前终止的2.2年随访FOURIER试验中,15%的相对风险降低被认为略显温和,“若延长试验是否会有额外获益存疑?”VESALIUS-CV试验中25%的风险降低“引人注目”,“某种程度上解答了困扰该药物类别的疑问。”
全因死亡的名义降低同样重要,因其与alirocumab(Praluent)的ODYSSEY试验结果一致。“它似乎影响全因死亡率,这是最重要的终点。”他总结道,“VESALIUS-CV证实PCSK9单克隆抗体在ASCVD风险降低中的一致获益,并可能降低死亡率,将受益扩展至高风险一级预防人群”,这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8月扩大依洛尤单抗适应症(涵盖未确诊心血管疾病但LDL控制不佳的患者)的批准一致。
该研究由安进公司(Amgen)资助。博胡拉报告个人从安进公司、CeleCor、Esperion、Kowa、诺和诺德(Novo Nordisk)、硬皮病研究基金会(Scleroderma Research Foundation)和赛诺菲(Servier)获得费用。TIMI研究组通过布莱根妇女医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获得安进公司等机构的资助支持。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