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生在规划和管理重建手术时应考虑特应性疾病史,这是本周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举行的2025年美国过敏、哮喘和免疫学学会(ACAAI)年会上公布的两项新研究的结论。
德克萨斯州加尔维斯顿市德克萨斯大学医学分部的研究人员及其休斯顿合作者报告称,即使在控制其他风险因素后,患有特应性皮肤或过敏性疾病的患者在手术后仍面临更高的植入物和骨移植并发症发生率。
其中一项回顾性分析显示,接受基于植入物的乳房重建术的湿疹、皮炎或其他过敏性皮肤疾病女性患者,比非特应性患者更易出现并发症。在超过2万例匹配病例中,特应性皮肤疾病患者术后2年和3年包膜挛缩风险显著增加(相对风险[RR],1.2;P ≤ 0.0005),植入物并发症风险升高(RR,1.2;P < 0.0001),且任何时间点的翻修手术风险增加(RR,1.1;P < 0.001)。在多个术后随访阶段,特应性患者组的植入物移除、破裂和感染率也显著更高。研究人员认为,特应性患者潜在的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和免疫调节异常可能导致重建术后炎症、感染和纤维化的易感性增加。
同一研究团队领导的另一项多中心研究在骨移植患者中发现了类似模式。该研究基于TriNetX研究网络数据,比较了超1.9万名特应性疾病患者与匹配的非特应性对照组。结果显示,术后90天内,特应性患者伤口感染或并发症风险更高(风险比[HR],1.19;95% CI,1.08-1.32),骨髓炎风险上升(HR,1.29;95% CI,1.12-1.48),器械移除风险增加(HR,1.22;95% CI,1.05-1.41)。两年随访期中,感染、骨髓炎、器械移除、机械松动(HR,1.35;95% CI,1.17-1.56)及翻修手术风险(HR,1.16;95% CI,1.09-1.25)仍持续升高,但移植失败或骨折率未见显著差异。
两项研究的主要作者、德克萨斯大学医学分部医学生菲隆·阮(Philong Nguyen)表示,当前发现需结合背景解读并需进一步研究。"我们的课题理想情况下应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验证因果关系,"阮指出,"尽管当前研究利用了大样本全国数据库,但仅能证明关联性而非因果关系。"他补充道,这些结果对临床医生仍具实用价值:"对日常执业医生而言,识别特应性疾病作为潜在风险因素并有效告知患者至关重要。本研究为未来直接探索这些因果联系奠定了基础。"
未参与研究的过敏专科医生法拉·汗(Farah Khan)博士表示,该发现凸显了手术护理中准确记录过敏史的重要性。"这很大程度涉及药物过敏问题,"她解释道,"当过敏记录未能真实反映实际过敏原时,外科团队不得不选用替代抗生素——这些药物往往成本更高且副作用更多,可能干扰手术部位感染后的愈合过程。"汗博士强调,过敏专科医生与外科团队的协作可改善预后,尤其适用于择期手术。她建议在可行情况下确保患者获得过敏专科服务,并核实过敏史以优化诊疗流程、减少术后并发症。
阮和汗均声明无相关利益冲突。
劳拉·萨拉希是波士顿健康领域记者。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