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β受体阻滞剂这种长期作为心肌梗死后标准治疗药物的常用药物,可能对女性患者产生致命风险。发表于《欧洲心脏杂志》并将在西班牙马德里欧洲心脏病学会大会上展示的研究显示,服用β受体阻滞剂的女性存在死亡率升高的可能性,尽管具体数值仍需谨慎解读。
西班牙国家心血管研究中心科学主任博尔哈·伊瓦涅斯博士指出:"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接受高剂量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女性群体。"作为该领域最大规模临床试验的主导者,伊瓦涅斯强调这项研究突破了传统治疗认知,将推动国际心血管治疗指南的革新。
纽约西奈山福斯特心脏医院院长瓦伦丁·弗斯特教授补充道:"我们的发现将重塑β受体阻滞剂在男女患者中的使用规范,促使心血管疾病治疗迈向性别特异性时代。"
药物作用机制解析
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与β受体的结合,降低心脏收缩力和血管张力。该类药物广泛用于高血压、心律失常和焦虑症治疗,但同时可能影响肺部β-2受体功能。
临床用药新见解
浦那朱庇特医院心脏科顾问帕蒂尔医生指出:"射血分数超过50%的女性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存在明显风险,但对于射血分数低于50%的心功能受损患者,该药物仍具生存获益。"他强调用药指征的重要性,特别是缺血症状的存在与否将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研究团队特别澄清,该结论不适用于伴有缺血或心律失常的患者。对于符合用药指征的患者,β受体阻滞剂依然是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研究建议临床医生在处方时应综合评估患者性别、心功能状态及具体病理特征。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