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心脏病急救药或致女性死亡风险上升:研究揭示性别差异
最新研究表明,心肌梗死后常用处方药β受体阻滞剂可能增加部分女性患者的死亡风险。本文将详述研究细节及专家解读。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2日16:50 印度标准时间
- 作者:Tenzin Chodon
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血栓导致心肌供血中断引发的急性病症。尽管及时施救可挽救生命,但仍有大量患者不幸病亡。常规治疗旨在恢复血流、控制心肌损伤并预防复发。药物治疗主要聚焦于溶解血栓、抗凝、缓解胸痛及改善心肌供血。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药物在心梗治疗和预防复发中具有关键作用,最新研究却揭示了此类药物对女性群体的潜在风险。
延伸阅读:研究证实这种替代疗法或可预防心肌梗死和中风
研究核心发现
不断积累的证据开始质疑β受体阻滞剂的疗效普遍性。这种药物长期被视为心梗后治疗的基石药物,但新研究显示其对女性的保护作用可能弱于男性,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增加死亡或再次心梗风险。
发表于《欧洲心脏杂志》的研究(将在欧洲心脏病学会马德里大会上发布)发现,服用β受体阻滞剂的女性存在死亡风险升高的趋势,尽管绝对数据量较小需谨慎解读。
"高剂量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女性群体风险尤为显著",研究通讯作者、马德里国家心血管研究中心科学主任博尔哈·伊瓦涅斯博士指出。作为吉梅内斯·迪亚斯基金会医院的心脏病专家,他强调本研究纳入的女性临床试验数据量创历史纪录,具有重大突破意义。
该研究实为《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另一大规模试验的亚组分析,此前已发现β受体阻滞剂对特定心梗患者无显著疗效。传统上,β受体阻滞剂用于降低死亡率、预防再梗和心衰,但这些推荐依据多基于现代介入治疗(如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普及前的临床数据。
"这些发现将重塑国际β受体阻滞剂使用指南,推动心血管治疗向性别特异性方向发展",纽约西奈山福斯特心脏医院院长、研究资深作者瓦伦丁·富斯特博士强调。
药物作用机制
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与心脏β受体的结合,达到减缓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和扩张血管的效果。这类药物广泛用于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衰和焦虑治疗,但其对肺部β-2受体的阻断作用可能引发呼吸道反应。
延伸阅读:年轻健身者需警惕!专家建议运动前必做的心脏健康检查
专家解读
浦那朱庇特医院心内科顾问拉金德拉·帕蒂尔医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研究明确显示,对于射血分数超过50%的女性患者确实存在风险。但射血分数低于50%的心衰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仍有显著生存获益。"
他补充说明用药指征:"该药物主要用于控制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对大多数患者而言仍是有效治疗手段。但需注意研究特指射血分数正常且未明确缺血表现的女性群体。如果存在心肌缺血,β受体阻滞剂仍具治疗价值;缺乏缺血指征时则不应作为首选用药。"
公众应关注吗?
"公众无需过度担忧",帕蒂尔医生强调:"β受体阻滞剂的用药指征明确,适用于特定病理状况。对于无缺血或心律失常表现的患者,医生本就不会首选此类药物。在适应症明确的患者中,该药仍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