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服用扑热息痛的人群可能面临某些致命疾病的更高风险,一项医学研究显示。过去曾认为扑热息痛对高血压患者完全无害,但2022年的一项调查揭示,其对血压的影响与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相似,包括布洛芬等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常用于治疗持续性疼痛,但已知会升高血压和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医疗专业人员指出,血压升高可能导致心脏病或中风风险增加约20%,据《镜报》报道。
科学家建议,对于通常因慢性不适而长期处方此止痛药的人群,应使用最短时间内的最小有效剂量。爱丁堡大学临床药理学个人讲席教授詹姆斯·戴尔表示:“这项研究明确表明,作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药物,扑热息痛会升高血压——这是心脏病发作和中风最重要的风险因素之一。”
戴尔教授敦促医护人员和患者“权衡风险与获益”,特别是当患者面临心血管疾病威胁时。他补充道:“简言之,我们已证实为期两周的扑热息痛治疗会使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
主导研究的NHS洛锡安临床药理学与肾脏病学顾问艾恩·麦金太尔博士表示,偶尔使用扑热息痛是安全的,无需担忧。他解释道:“这并非针对短期用于头痛或发热的扑热息痛使用,后者当然没有问题。但它确实揭示了长期规律服用者(通常用于慢性疼痛)新发现的风险。”
研究发现,参与者停药后血压恢复至研究开始时记录的基线水平,表明该药物曾导致血压升高。虽然确切数据尚未公布,但科学家估计英国约三分之一的高血压成年患者会规律使用扑热息痛。
该研究旨在检测血压的微小变化,但研究人员对观察到的显著更大影响感到意外。资助该研究的英国心脏基金会医学总监尼尔什·萨马尼爵士教授表示,这些结果“强调了医生和患者应定期评估是否持续需要服用任何药物”的重要性,并“始终权衡获益与风险”。
英国血压协会指出,约三分之一的英国成年人患有高血压。在英格兰,男性患病率为31%,女性为26%。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