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处方类止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可能正在悄然加剧抗生素耐药性(AMR)这一全球公共卫生危机。
这种微生物对抗菌药物产生抗性的现象已成为持续演变的全球健康难题。根据《自然》子刊《抗菌素与耐药性》最新研究,这些常见药物不仅单独使用时会促进耐药性,联合使用时效果更显著增强。
南澳大利亚大学团队通过模拟临床相关肠道微生物环境,研究了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九种常见药物与抗生素环丙沙星的相互作用。实验发现,当大肠杆菌(E. coli)暴露于这些药物组合时,基因突变频率激增12倍,导致其对抗生素的耐受性显著增强。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耐药性不仅针对环丙沙星,还蔓延至其他多种抗生素。
世界卫生组织将AMR列为全球十大公共卫生威胁之一。数据显示,2019年仅细菌耐药性就导致全球495万人死亡,其中127万人直接死于耐药感染。微生物学家Rietie Venter教授指出:"当抗生素与止痛药共同作用时,微生物不仅加速进化,还启动多重防御机制将药物排出体外。"
研究团队特别警示养老机构的用药安全。这类机构常为慢性病患者长期联合使用多种药物,可能无意中加速耐药菌株的产生。实验显示,单次药物暴露就已显著提升耐药性,长期联用风险更不容忽视。
英国牛津大学Ineos抗菌研究所Tim Walsh教授强调,虽然该研究采用体外实验,但揭示了非抗菌药物影响耐药性的重要机制。他建议公众遵循医嘱使用药物,特别要避免未经指导的抗生素使用。
该研究首次系统性验证了养老护理中常见药物组合对抗生素疗效的干扰作用。研究者提醒,止痛药本身并非问题,但与抗生素联用时可能产生协同副作用,建议临床用药时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