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健康与疼痛 - 第1部分:了解你的肠道Gut Health and Pain – Part 1: Know Your Gut – Northern Pain Centre

硒与微生态 / 来源:www.northernpaincentre.com.au加拿大 - 英语2025-09-08 21:32:52 - 阅读时长4分钟 - 1920字
本文系统阐述肠道作为人体"第二大脑"的生理机制,解析肠道微生物群与疼痛管理的关联,探讨肠道屏障功能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并揭示肠道通透性异常与慢性炎症疾病的病理联系。全文涵盖消化系统运作原理、菌群平衡调控机制及肠道-免疫-疼痛三者的网络交互作用,为理解肠道健康与全身性疾病的关系提供理论框架。
肠道健康肠道疼痛肠道解剖肠道微生物组微生物组与疼痛关联肠道黏膜屏障免疫支持肠-免疫-疼痛机制血清素肠-脑轴
肠道健康与疼痛 - 第1部分:了解你的肠道

肠道健康与疼痛 - 第1部分:了解你的肠道

过去十年间,肠道健康的重要性备受关注。科学研究表明,肠道是决定整体健康与幸福的核心要素之一。

  • 由于肠道内复杂的神经系统(肠神经系统)及其与大脑的双向沟通机制(肠-脑轴),肠道被称为"第二大脑"
  • 科学证实其在血清素合成中起关键作用,这为理解肠道在情绪调节和睡眠机制中的作用提供了突破点
  • 证实其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参与应激反应调控,通过迷走神经介导放松反应
  • 作为100万亿微生物及其遗传物质(微生物组)的宿主,科学家正逐步揭示这些共生菌的潜在功能
  • 当前最引人入胜的研究领域包括肠道在免疫调节、炎症反应和疼痛传导中的作用

"肠道健康与疼痛"系列文章将深入解析肠道的复杂世界,揭示为何每年有数以千计的相关学术论文发表。欢迎进入第1部分——了解你的肠道。

第1部分 - 认识你的肠道

要理解肠道健康的重要性,必须先掌握基础认知:肠道的构成、功能及其与疼痛的关系。本文将探讨:

  1. 肠道的解剖学定义
  2. 肠道微生物组的概念
  3. 微生物组与疼痛的关联机制
  4. 肠道黏膜屏障如何支持免疫功能
  5. 肠道-免疫-疼痛系统的相互作用

肠道的解剖学构成

"肠道"即胃肠道系统,包含口腔、唾液腺、食道、胃、胰腺、肝脏、胆囊、阑尾、小肠、大肠、直肠和肛门。通过消化过程将摄入食物分解为维持生命所需的营养物质和能量。从口腔到大肠的每个消化阶段都在进行物质转化,支持呼吸、思维、肌肉构建、组织修复等生理功能。"你吃什么,你就是什么"的格言在此得到验证:摄入物质构成身体每个细胞的结构、功能和完整性。

食物转化产物服务于:

  • 大脑与记忆功能
  • 视觉功能
  • 消化与废物运输
  • 心血管健康
  • 骨骼、肌肉和韧带修复强化
  • 身心活动供能
  • 免疫系统构建
  • 细胞组织修复

如TED-Ed视频所示,40-50小时内肠道将食物转化为日常所需营养素。但食物转化只是其中一环。

肠道具有双重功能:

  • 作为生物屏障控制物质进入血液
  • 执行多项关键生理功能包括:
  • 维持整体健康
  • 吸收水分与营养
  • 合成生命必需物质
  • 神经递质生成(如血清素、GABA)
  • 免疫支持
  • 肠-脑轴通讯
  • 1亿神经细胞的载体(肠神经系统)
  • 调控压力、情绪和疼痛感知
  • 培育肠道微生物群

肠道微生物组的构成

肠道微生物组包含居住在消化道内的100万亿微生物及其遗传物质,主要由细菌构成(个体间存在差异)。影响微生物组类型、多样性和数量的因素包括:

  • 分娩方式(剖宫产vs顺产)
  • 婴儿期首次食物
  • 年龄与性别
  • 居住地域
  • 卫生条件
  • 压力水平
  • 药物使用(尤其是抗生素)
  • 其他疾病状况

这些因素构成每个人的"细菌指纹",其核心功能包括:

  • 调节免疫
  • 协助消化(铁、锌、镁吸收)
  • 能量代谢
  • 抗炎作用
  • 改善情绪(通过血清素合成)
  • 维生素生产(叶酸、生物素、B12、K2)
  • 代谢调控
  • 改善睡眠
  • 疼痛管理

健康的肠道具有多样化的微生物群(稳态),而失衡状态(微生态失调)与抑郁症、炎症性肠病、纤维肌痛等疾病相关。当前研究聚焦于确认这种失衡是病因还是疾病结果。

肠道微生物组与疼痛的关联

长期以来,科学家已发现胃肠疼痛疾病(如IBD)与肠道菌群变化的关联。最新研究发现特定疼痛病症(纤维肌痛、神经病理性疼痛)与肠道菌群的密切关系。研究人员发现微生物代谢产物(如神经递质、神经调节剂)通过调节外周和中枢敏化过程影响疼痛慢性化。饮食调整和特定益生菌的使用可能为疼痛管理提供新方案。

肠道黏膜屏障的免疫支持作用

肠道通透性指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进入血液的难易程度。健康的肠壁允许充分消化的微小颗粒进入血液,而"肠漏症"会导致未充分消化的物质渗入血液,引发炎症反应和食物敏感。

健康肠道对免疫系统的支持作用体现在:

  • 微生物组作为免疫系统教师:通过接触环境物质建立免疫记忆
  • 维持免疫平衡:70-80%的免疫细胞位于肠道
  • 构建多层屏障系统:
  • 物理屏障:上皮细胞与黏液层
  • 化学屏障:细胞因子、抗体、抗菌物质

初步研究显示:

  • 内毒素(LPS)引发免疫反应导致炎症因子释放
  • 连蛋白(zonulin)与肠道通透性增加相关

肠道-免疫-疼痛关联机制

研究发现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肠道通透性改变与疼痛敏化相关。初步研究显示纤维肌痛和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患者的肠道通透性升高。约50%慢性疼痛患者伴有焦虑抑郁,研究发现其肠道菌群失调及连蛋白水平异常。

2020年研究《(肠漏)与慢性炎症疾病》指出,肠道通透性改变、免疫激活和菌群失调是慢性炎症疾病的潜在机制。当前挑战在于确定这些改变是病因还是结果。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