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6日,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研究团队回顾了达拉斯心脏研究(DHS)四分之一世纪的突破性成果。这项始于2000年的心血管流行病学研究,通过对达拉斯县6000名35-55岁居民的长期追踪,彻底改变了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模式。研究采用创新性的多模态成像技术,收集了包括基因组、脂蛋白水平、肝脏脂肪含量、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海量数据,建立了全球最全面的心血管健康数据库。
研究最突出的发现当属PCSK9基因突变与极低LDL胆固醇水平的关联。在非裔美国人受试者中,2%的携带者表现出显著的胆固醇降低现象。2008年,研究团队发现一位携带双等位基因突变的女性,其LDL胆固醇水平仅14mg/dL却无任何健康损害。这一突破直接催生了2015年FDA批准的PCSK9抑制剂类药物,为他汀治疗无效患者提供了新选择。
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将心血管研究拓展至社会医学领域。针对非裔男性高血压控制率低的问题,维克多博士开创了"理发店血压监测"社区干预模式,通过在非裔聚集区的理发店开展筛查,使血压控制率提升35%。这种模式后被推广至糖尿病和前列腺癌筛查领域,成为公共卫生干预的典范。
当前研究进入第三阶段,代号"达拉斯心脑研究"。对1500名原有受试者的跟踪发现,随着群体年龄超过55岁(部分接近80岁),研究重点转向衰老相关疾病。受试者接受包括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脑磁图(MEG)和全身体脂分布扫描在内的创新检查,数据将用于解析肥胖、糖尿病与认知衰退的交互机制。
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卡内基心血管部主任詹姆斯·德莱莫斯教授指出:"DHS始终引领领域前沿,其建立的基因型-表型关联模型已产生230余篇高影响力论文。"新任研究主任阿米尔·沙阿教授强调:"我们正在构建全球最大的脑功能成像数据库,通过MEG技术解析心脏代谢异常与脑神经活动的分子纽带。"
研究不仅带来科学突破,更重塑了医学研究范式。通过维持非裔(52%)、拉美裔(17%)和白人(29%)的多样化队列,研究揭示了社会决定因素在健康差异中的关键作用。78岁的参与者埃莉诺·伯杰永表示:"定期检测让我们能主动管理健康",其丈夫丹尼斯通过运动测试发现冠脉储备提升,而63岁的利奥·费尔通过研究确认自身心血管风险,这些实例印证了长期追踪研究对个体健康的直接价值。
研究团队正开发参与者咨询委员会,将受试者反馈纳入研究设计优化。随着可穿戴设备监测和远程医疗技术的整合,这项历时四分之一个世纪的研究正持续拓展人类对抗心血管疾病和衰老相关疾病的边界。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