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左前胸切口与传统正中胸骨切开术行完全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后心房颤动发生率比较研究Item - Table 3_Comparison of postoperative atrial fibrillation after total coronary revascularization via left anterior thoracotomy and conventional median sternotomy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docx - Frontiers - Figshare

环球医讯 / 心脑血管来源:frontiersin.figshare.com土耳其 - 英语2025-11-06 23:36:19 - 阅读时长2分钟 - 647字
本研究通过多中心回顾性队列分析,系统比较了经左前胸切口完全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TCRAT)与传统正中胸骨切开术(MS)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房颤动(POAF)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研究纳入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三个医疗中心424例择期手术患者,经1:1倾向评分匹配后发现,TCRAT组POAF发生率(16.7%)显著低于MS组(25.1%)。多变量分析证实MS是POAF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6.12,95%置信区间2.48-15.09),其他关键预测因素包括高龄、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主动脉阻断时间延长、输血需求增加及糖尿病。尽管TCRAT组手术时间更长,但其微创特性有效降低了术后心房颤动风险,对优化冠心病外科治疗策略具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心房颤动经前胸切口完全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传统正中胸骨切开术健康独立危险因素发生率比较
经左前胸切口与传统正中胸骨切开术行完全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后心房颤动发生率比较研究

术后心房颤动(POAF)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导致死亡率升高、并发症增多、住院时间延长以及医疗费用增加。经前胸切口完全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TCRAT)近期已成为传统正中胸骨切开术(MS)的一种微创替代方案。本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了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在三个中心接受择期CABG的424名患者。其中221名患者接受TCRAT治疗,203名患者接受MS治疗。为最小化基线差异,基于年龄、性别、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直径、CHA₂DS₂-VASc评分、收缩期肺动脉压力和基础β受体阻滞剂使用情况进行了1:1倾向评分匹配。POAF被定义为持续至少5分钟且经心电图确认的心房颤动发作。通过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确定了独立危险因素。TCRAT组POAF发生率为16.7%,MS组为25.1%(p=0.045)。匹配后多变量分析显示,传统手术方式MS是POAF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R)6.12;95%置信区间(CI)2.48–15.09;p<0.001]。高龄(OR 1.04,p=0.019)、LVEF降低(OR 0.95,p=0.019)、主动脉阻断时间延长(OR 1.07,p<0.001)、输血需求增加(OR 1.48,p=0.004)和糖尿病(OR 1.91,p=0.048)均被确定为独立预测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尽管TCRAT组的手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更长,其POAF发生率仍显著低于MS组。

【全文结束】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