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疗法整合药物与非药物干预措施,能最大程度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成年患者的认知功能、行为症状及日常活动能力,效果显著优于任一单一疗法。
根据发表在《阿尔茨海默病杂志》上的研究结果,针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治疗中,结合药物与非药物干预的方法可带来最佳临床结局。研究人员系统回顾了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发表于Medline和Scopus数据库的随机对照试验,旨在比较60岁及以上轻度至中度AD患者采用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及组合疗法的疗效差异。纳入标准要求试验必须评估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并报告与认知、行为或日常功能相关的结局指标。
最终分析共纳入153项试验。多数研究为单中心设计,试验周期从1周至2年不等,参与者平均年龄介于64.0至86.5岁之间,女性比例差异显著(9%-100%)。
我们的网络荟萃分析强调了为AD患者结合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的临床优势。
药物干预包括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利斯的明、加兰他敏)、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美金刚)以及草药制剂(石杉碱甲、银杏叶提取物)。非药物方法涵盖认知疗法、认知刺激、认知康复、运动干预及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
在110项认知功能试验(样本量12,326人)中,利斯的明联合认知康复及多奈哌齐联合认知疗法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分数上取得最大改善,接近或超过临床显著变化阈值(3.5-3.95分),并在累积排序曲线下面积分析(SUCRA)中排名最高(分别为92.8%和90.3%)。运动干预(平均差[MD],2.02)、认知训练(MD,1.67)及脑刺激(MD,2.41)等非药物手段亦较安慰剂显著改善认知功能。
针对62项行为症状试验(样本量10,336人),神经精神量表测量结果显示,脑刺激联合运动(MD,-12.0;SUCRA,93.1%)及利斯的明联合认知刺激(MD,-11.7;SUCRA,93.0%)在降低症状负担方面效果最为突出,二者均超越8分的最小临床重要差异阈值。
在43项功能结局试验(样本量6,945人)中,利斯的明联合认知刺激(标准化平均差[SMD],0.92;SUCRA,94.1%)改善效果最佳,其次为结构化运动项目(SMD,0.41;SUCRA,78.8%)。
研究局限性包括:试验间结局测量方法与研究质量的变异性、干预方案的适度异质性,以及可能存在的发表偏倚(小型阳性研究更易被收录)。
研究作者总结道:“我们的网络荟萃分析强调了为AD患者结合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的临床优势。”
披露信息:本研究由泰国健康系统研究所资助。完整披露列表请参见原始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Boongird C, Anothaisintawee T, Tearneukit W 等人。弥合差距:组合疗法对阿尔茨海默病认知、行为和功能结局的疗效——系统综述和网络荟萃分析结果。《阿尔茨海默病杂志》。2025年10月3日在线发表。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