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
在本文[1]发表后,发现了几处排版和数据录入错误。PLOS One编辑委员会成员评估了以下更新,并确认这些更新不影响[1]的结论。
图3A中描述的凝血参数荟萃分析错误地包含了[2],该研究使用的测量单位与其他纳入研究不同。请参见此处的正确图3,其中已从荟萃分析中移除[2]。此外,结果部分死亡结局章节中凝血参数部分的第二段更正为:"六项研究评估了PT与SICH患者7天和6个月终点的死亡率之间的关联。荟萃分析结果表明,非存活和存活SICH患者之间的PT水平差异在7天(MD -0.12 [-0.52, 0.28],z = 0.59,p = 0.56;I² = 37%,p = 0.19)或6个月(MD 0.11 [-0.38, 0.59],z = 0.43,p = 0.67;I² = 44%,p = 0.17)时间点均无统计学显著性(图3A)。"这不影响分析的解释。
由于数据录入和排版错误,结果中几项统计分析的报告存在错误。进行了以下更正:
- 结果部分死亡结局章节中血液计数部分的第一段更新为:"23项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在所有评估时间点,包括7天(MD 1.61 [0.61, 2.61],z = 3.15,p = 0.002;I² = 39%,p = 0.13)、30天(MD 2.49 [2.12, 2.87],z = 13.07,p < 0.00001;I² = 16%,p = 0.31)、3个月(MD 1.13 [0.23, 2.03],z = 2.46,p = 0.01;I² = 85%,p < 0.00001)和6个月(MD 1.57 [0.12, 3.01],z = 2.12,p = 0.03;I² = 77%,p = 0.002),非存活SICH患者的基线白细胞(WBC)计数显著更高(图4A)。"
- 结果部分功能结局章节中凝血参数部分第五段的第一句更新为:"相比之下,九项评估D-二聚体水平的研究荟萃分析显示,在3个月(MD -0.54 [-0.86, -0.21],z = 3.25,p = 0.001;I² = 73%,p = 0.005)和6个月(MD -2.23 [-3.02, -1.45],z = 5.57,p < 0.00001;I² = 0%,p = 0.90)评估终点,功能结局良好的SICH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显著低于功能结局差的患者(图8E)。"
- 结果部分功能结局章节中血液计数部分第六段更新为:"最后,18项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在3个月(MD -1.60 [-7.55, 4.35],z = 0.53,p = 0.60;I² = 64%,p = 0.0002)和6个月(MD 4.16 [-1.84, 10.16],z = 1.36,p = 0.17;I² = 0%,p = 0.71)评估终点,功能结局良好和功能结局差的患者之间的血小板计数无显著差异(图9F)。证据的确定性非常低,效应量小。"
[1]中包含的上述分析在图中报告无误,但图9中最初未包含F面板,更新后的图可在此处找到。
图6B中报告的VEGF对3个月功能结局的影响被错误解读。结果部分功能结局章节中血管生成因子部分的第二段更新为:"两项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在3个月评估时间点,功能结局良好和功能结局差的患者之间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MD 62.11 [9.24, 114.98],z = 2.30,p = 0.02;I² = 0%,p = 0.99)(图6B)。然而,证据的确定性低,效应量小。"
讨论部分第17段第5行中,白细胞荟萃分析的解释报告不正确,已更新为:"支持炎症生物标志物荟萃分析发现的是,WBC荟萃分析显示,预后不良的SICH患者WBC计数更高。"
由于[1]中图4、5、8和10的质量欠佳影响可读性,更新后的图表可在此处找到,分辨率有所提高。
作者对已发表文章中的错误表示歉意。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