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戴维·格芬医学院医学副教授凯瑟琳·陈(Katherine L. Chen)领导的跨-sectional研究证实,政府住房援助使美国癌症病史租户群体的医疗支出相关经济困难风险降低近7个百分点。这项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的研究成果于2025年8月27日发表在《JAMA网络开放》期刊。
研究数据显示,在约2,370名成年癌症租户中,接受政府住房援助的533人(19.7%)群体,其医疗经济困难发生率比未接受援助群体低6.7个百分点。尽管援助群体多为少数族裔、低收入且健康状况更差的群体,但他们在支付医疗账单时的困难程度、担忧情绪和对意外费用的焦虑明显降低,这种关联在中年群体中尤为显著。
研究团队分析了2019-2023年美国全国健康访谈调查(NHIS)数据,发现接受住房援助的癌症患者报告称医疗经济困难的发生率为59%(1,270人)。研究指出,住房援助不仅缓解住房不安全问题,还能通过改善整体财务安全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身心健康的不良结局风险。
主要研究者陈教授强调,目前多数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因资金限制无法获得住房援助。随着癌症治疗成本上升,扩大联邦住房援助项目覆盖面可能成为保障癌症幸存者财务安全的重要策略。资深作者Tina Shih教授补充称,住房援助可通过缓解经济压力改善医疗可及性,建议通过筛查和转介机制帮助符合条件的患者获取援助,并呼吁加强政策倡导以维持或增加项目资金。
研究同时指出局限性,包括无法确定住房援助时间与经济困难发生顺序的关联性。但研究团队认为,现有结果证实住房援助为癌症患者提供了重要的经济缓冲。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与健康服务研究部主席Carol Mangione指出,解决住房不平等问题需要多层面政策持续投入,结合现有干预措施与结构性健康决定因素的应对方案,但需进一步研究明确干预的最佳作用点。
研究团队建议,在医疗系统和保险公司日益重视住房作为健康决定因素的背景下,应开展更多研究探索住房不安全干预措施的有效实施路径。研究注释中强调,住房不安全(缺乏安全、可负担和稳定的居住环境)作为关键社会健康决定因素,会影响癌症防治各阶段,而癌症本身也可能加剧住房不安全状态。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