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确定心梗或中风发生前数年的最常见预警信号——年轻患者病例激增Doctors pinpoint the most common warning signs that occur YEARS before a heart attack or stroke - as cases soar in younger people | Daily Mail Online

环球医讯 / 心脑血管来源:www.dailymail.co.uk英国 - 英语2025-09-30 00:46:38 - 阅读时长4分钟 - 1658字
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发现,超过99%的心脏病、中风或心力衰竭患者在首次心脏紧急情况发生前数年就已出现预警信号,其中高血压是最常见风险因素,影响超过90%的参与者。研究分析了韩国930多万和美国近7000人的医疗记录,推翻了心脏病会"毫无征兆"发作的普遍观念。数据显示,30-40岁人群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率显著上升,主要由肥胖、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驱动,专家呼吁加强中年时期的风险因素筛查和早期干预,以应对这一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挑战。
心梗中风心力衰竭预警信号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早期检测预防年轻患者风险因素生活方式改变常规筛查
医生确定心梗或中风发生前数年的最常见预警信号——年轻患者病例激增

根据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几乎所有心脏病发作、中风或心力衰竭的患者在事件发生前数年就已出现预警信号。

这项研究追踪了两个大洲的数百万人,发现超过99%的患者在首次心脏紧急情况发生前就至少有一个主要风险因素。

然而,高血压——也称为高血压——是最常见的罪魁祸首,影响了超过十分之九的参与者。

这些发现推翻了心脏病会"毫无征兆"地发作,影响那些没有明显健康问题人群的普遍观念。

相反,研究表明预警信号几乎存在于每个病例中——但往往未被识别或治疗。

来自芝加哥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和首尔延世大学(Yonsei University)的科学家分析了韩国930多万成年人和美国近7000人的医疗记录。

得益于记录血压、胆固醇、血糖和吸烟史的常规健康筛查,他们能够跟踪参与者长达二十年。

通过将这些记录与后续诊断的心脏病发作、中风或心力衰竭进行比较,研究人员能够看到灾难发生前几年已经存在的健康问题。

两个群体的结果都非常显著:后来发展为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中,超过99%的人在事前至少有一个"非最佳"风险因素,而超过93%的人有两个或更多风险因素。

除高血压外,其他风险因素还包括血糖升高或糖尿病诊断、高胆固醇和过去吸烟史。

即使在通常被认为风险较低的年轻女性中,超过95%的人在经历中风或心力衰竭前至少有一个危险信号。

西北大学范伯格医学院(Northwestern University Feinberg School of Medicine)心脏病学教授、资深作者菲利普·格林兰德(Philip Greenland)博士表示:"这些发现非常有说服力地表明,在心血管事件发生前暴露于一个或多个非最佳风险因素的情况几乎是100%。"

"现在的目标是更加努力地控制这些可改变的风险因素,而不是被那些不容易治疗且非因果的因素分散注意力。"

心血管疾病仍然是全球首要死因,每年估计造成1800万人死亡。

仅在英国,它就占所有死亡人数的四分之一。专家表示,新发现强调了早期检测和预防的重要性。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的数据显示,虽然大多数心脏事件仍发生在老年人群中,但30多岁和40多岁人群因心脏病发作而住院的人数近年来有所上升。

专家表示,这一趋势是由肥胖、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驱动的,这些疾病在英国年轻人中越来越普遍。

心脏病专家还指出,不良饮食、缺乏运动和高压力水平正在助长新一代患者,这些患者曾经被认为年龄太小而不会患上心脏病。

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的数据,在美国,40岁以下成年人的心脏病发作率每年增长约2%。

全国调查数据显示,过去十年中,18至44岁成年人的中风率增加了约15%,而老年人群的中风率却在下降。

美国研究人员将原因归咎于与英国相同的问题:肥胖、吸烟、血压和胆固醇控制不佳,以及年轻人群2型糖尿病发病率飙升。

医生警告说,年轻患者经常被忽视,因为心脏病仍被视为"老年人"的问题,这意味着早期干预的机会被错过。

血压、胆固醇和血糖升高通常可以通过生活方式改变(如饮食、锻炼和戒烟)以及药物来控制。

医生警告说,问题在于许多人要么不知道自己有这些状况,要么未能保持控制。

例如,高血压有时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因为它很少引起症状,直到心脏或血管已经受损。

主要研究人员认为,医疗服务应该更加重视在风险因素造成不可逆转伤害之前在中年时期识别它们。

常规筛查,特别是对血压和胆固醇的筛查,可以帮助发现那些感觉身体健康的患者身上的问题。

这项由韩国国家研究基金会(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 of Korea)资助的研究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上。

【全文结束】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