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耻感与肠道疾病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密切相关Shame linked to lower quality of life in people with gut disorders

健康研究 / 来源:www.news-medical.net瑞典 - 英语2025-08-26 02:24:46 - 阅读时长2分钟 - 781字
厄勒布鲁大学的研究表明,患有肠脑相互作用障碍(DGBI)的人因社会对胃肠道问题的负面态度而感到羞耻,这种羞耻感显著降低其生活质量,并与心理健康问题密切相关。研究强调医疗关怀中的同理心和同情心的重要性,即使短暂的医患互动也能带来积极影响。
肠道疾病羞耻感生活质量心理健康肠脑相互作用障碍肠易激综合征医疗同理心临床干预
羞耻感与肠道疾病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密切相关

该研究首次将羞耻感作为慢性胃肠疾病与心理健康关联的影响因素进行测量,发现羞耻感会显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厄勒布鲁大学心理学研究员Inês Trindade指出:"研究结果凸显了医疗体系对这类患者痛苦经历中体现的同理心和同情的重要性。"

这项发表于《胃肠病学》期刊的研究由厄勒布鲁大学与哥德堡大学Magnus Simrén教授团队合作完成。研究聚焦肠脑相互作用障碍(DGBI)——包括肠易激综合征(IBS)在内的慢性或复发性胃肠疾病,其症状无法通过临床检查找到明确病因。

研究揭示了生活质量、心理健康与肠道症状间的双向作用:更严重的症状会导致更大的心理压力,而心理健康恶化也会加剧身体症状。由于社会对胃肠问题的负面态度,这类疾病常被污名化,患者普遍感受到羞耻。

DGBI症状包括频繁如厕、腹泻或便秘、腹痛和腹胀。患者常因此避免特定食物和社会场合,这种躯体问题与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密切相关。研究显示,相同严重程度的躯体症状下,羞耻感较高的患者报告的生活质量显著低于羞耻感较低者。

"我们的研究证实羞耻感是解释肠脑障碍患者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机制。但胃肠症状与心理健康之间也存在与羞耻无关的直接关联。"Inês Trindade强调,作为社会性生物感到羞耻本属正常,但这种情绪可能导致社交回避等负面心理状态。

虽然本研究未直接聚焦医患互动,但研究者结合其他研究指出:同理心和同情是缓解羞耻感的关键。即使仅有十分钟的诊疗时间,对患者经历的认可和真诚关注也能带来显著改善。"医疗中的同理心不是奢侈品,而是循证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共招募超过2400名瑞典参与者,其中537人符合DGBI诊断标准。研究者建议,未来临床干预应特别关注患者的羞耻体验,这可能成为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切入点。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