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发作时,阻塞的冠状动脉必须立即通过支架植入术开通。然而,如果其他冠状动脉也出现狭窄,等待并在病情稳定后处理是安全的。拉德堡德大学医学中心的心脏病专家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研究表明,这一策略可将支架手术数量减少一半。
每年有33,600人因心脏病发作入院。在此类病例中,医生必须迅速通过血管成形术开通阻塞动脉,以防止部分心肌坏死。但在手术过程中,常会发现其他冠状动脉也存在狭窄。
由拉德堡德大学医学中心牵头、41家医院参与的研究团队调查了是否必须立即处理这些狭窄血管,或能否在更平静的环境下安全延迟处理。这项涉及1,146名参与者的研究显示,延迟处理是安全的。研究仅纳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即冠状动脉被血栓等完全阻塞的情况。一半患者立即接受全面治疗,另一半则在六周内择期进行额外支架植入。研究人员对患者进行了为期三年的随访。
拉德堡德大学医学中心心血管成像学教授罗宾·尼耶尔德特解释道:"我们在两组患者中未观察到死亡、新发心肌梗死或因心力衰竭住院风险的差异。"
速度并非更优
一个显著发现是:在病情稳定后的平静阶段,心脏病专家处理的狭窄动脉数量仅为急性期的一半。
"这取决于我们如何判定是否需要支架植入,"心脏病学教授尼尔斯·范·罗延表示,"在急性期,我们使用导管测量血管内压力;而在后期,可通过磁共振成像扫描评估心脏整体血流。若结果显示心脏供氧充足,则单个狭窄动脉无需支架植入。"
不过,心脏病专家并不建议故意延迟额外治疗。"对患者而言,通常一次性完成所有治疗更为便捷,"范·罗延解释道。
"但有时这不可行——例如患者疼痛疲惫,或另一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优先救治。现在我们知道,此时停止操作是安全的。无需强求速度,因为更快并非更好。"
磁共振成像带来 reassurance
研究还明确显示,心脏病专家可在数周后通过磁共振成像向患者证实无需进一步支架植入。"但患者必须返回接受磁共振检查,"范·罗延指出,"部分人选择跳过随访,尽管额外治疗可能仍是明智之选。"
心脏病专家预计,现行指南——推荐在急性期立即处理所有狭窄动脉——将很快修订。"这些指南基于两项显示短期小幅益处但长期无效的重大研究,"尼耶尔德特表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更清晰结论:该益处实际并不存在。"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