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与COVID-19新指南——从感染到长新冠再到疫苗接种New Guidance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COVID-19—From Infection to Long COVID to Vaccination | Cardiology | JAMA | JAMA Network

环球医讯 / 心脑血管来源:jamanetwork.com美国 - 英语2025-10-25 06:20:24 - 阅读时长6分钟 - 2800字
欧洲心脏病学会发布最新临床共识声明,为COVID-19各阶段(急性感染、长新冠及疫苗接种)提供心血管疾病预防与管理的循证指导。该指南由东英吉利大学瓦西留教授领衔制定,系统综述全球研究成果,指出长新冠已影响超1亿人且20%存在心脏症状,重点阐明心肌炎、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风险特征与诊断路径,强调避免无证据治疗(如血浆置换),并建议通过多学科协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为基层医生提供可操作的筛查方案,标志着心血管领域对新冠长期影响的认知取得重要进展。
心血管疾病COVID-19心脏长新冠心肌炎心力衰竭疫苗接种风险因素诊断治疗管理
心血管疾病与COVID-19新指南——从感染到长新冠再到疫苗接种

2021年初,即COVID-19大流行约一年后,关于SARS-CoV-2感染如何影响心脏的研究数据开始涌现。核心临床问题在于:全球数以亿计感染者中,与COVID-19相关的心脏损伤在短期和长期内将产生何种影响?

如今,四年多过去,大量研究已取得进展。欧洲心脏病学会发布的新临床共识声明,针对COVID-19全周期(包括急性感染、长新冠和疫苗接种)的心血管疾病预防与管理提供了循证指导。该报告主要作者、英国诺里奇东英吉利大学(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心脏医学临床教授兼顾问心脏病专家瓦西里奥斯·瓦西留(Vassilios Vassiliou,医学学士、博士、文学硕士)近日接受《美国医学会杂志》医学新闻(JAMA Medical News)专访,详述当前科学认知、团队制定的指导方针及遗留关键问题。本次采访已编辑以提升清晰度。

JAMA:您与合著者撰写此报告的动因是什么?团队依据哪些数据?

瓦西留:我们发现许多心脏长新冠患者需辗转多位医生方能确诊并启动规范检查。因此,我们旨在向医疗专业人员及公众阐明长新冠相关心脏症状,提供诊断路径建议,综述管理证据基础,并识别缺乏依据的疗法以避免不当治疗。尤其需强调长新冠的普遍性——全球超1亿人受累,其中2000万至3000万人罹患心脏长新冠。我们通过系统性文献综述,全面评估所有相关研究,最终就各领域临床建议达成共识。

JAMA:请先谈谈急性COVID-19感染引发的心血管并发症。

瓦西留:急性期心血管并发症已十分明确。SARS-CoV-2可累及全身,虽以肺部为主,但亦会导致中风、急性心梗、心力衰竭、肺栓塞、下肢静脉血栓、肠系膜栓塞及神经系统症状。具体心血管表现包括心梗、心衰、肺栓塞、心肌炎及心律失常。

JAMA:关于长期心血管并发症即"心脏长新冠",请具体说明。

瓦西留:新冠后遗症种类繁多,患者可能出现心肌炎、心包炎、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冠心病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直立性低血压)。症状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心悸(心跳过速或过缓感)、头晕,甚至非特异性疲劳。

JAMA:早期研究中,我们曾困惑长新冠症状多源于肺部抑或心脏?当前对心脏作用的认知如何?

瓦西留:约五分之一的长新冠患者存在心脏症状。虽然并非所有呼吸困难或疲劳均源于心脏,但部分患者确系心脏问题所致。我们特别区分了心血管基础检查正常与胸片异常的呼吸困难病例,以明确症状来源——肺部或心脏。通过规范检查,多数患者病因可辨,但部分可能同时存在心肺受累。同理,疲劳可能关联心脏,但也可能源于肺部或全身多系统。关键在于识别最可能揭示心脏病因的检测手段,以便与患者共同决策。

JAMA:哪些人群最易发展为心脏长新冠?

瓦西留:存在可变与不可变两类风险因素。不可变因素包括:女性风险高50%;高龄人群更易感;合并心血管病、糖尿病、哮喘/COPD等呼吸系统疾病或焦虑抑郁者风险增加。急性感染期需住院治疗是显著预测因子——重症监护患者罹患长新冠风险超常人两倍。可干预因素中,肥胖与主动吸烟尤为突出,改善这两点可同时降低急性期并发症及长新冠风险。

JAMA:聚焦心肌炎,现有证据如何揭示感染与疫苗接种相关风险及预后?

瓦西留:感染与疫苗均可引发心肌炎。感染导致的发病率为每百万人1500例,而疫苗相关病例显著较低——约为前者的十五分之一,即每百万人100例。两类心肌炎均好发于年轻男性(通常<30岁,尤其<25岁)。依据美欧指南标准治疗方案效果显著,患者需至少静养3个月,运动员则须完全避免剧烈运动。多数病例在6个月内恢复,影像学显示长期心肌瘢痕者占少数。目前尚缺10-20年远期预后数据,但康复者总体可维持健康生活。需强调:缺乏长期追踪数据,尽管多数预后良好,但感染与疫苗引发的极少数病例仍可能结局不佳。

JAMA:数年前担忧新冠心脏损伤将导致大规模心力衰竭,现状如何?

瓦西留:此担忧确有依据。部分既往健康或已患心脏疾病者,因新冠出现心肌炎、冠状动脉血栓引发心梗等并发症,最终发展为心力衰竭。美欧指南推荐的四大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同类药、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及SGLT2抑制剂——对此类患者具有明确预后获益。

JAMA:时间推移能否厘清新冠相关心衰的病因机制与流行程度?

瓦西留:长期随访将提升流行病学研究精度。当前难点在于:多数人已感染(未必确诊),且新冠前心衰本就存在。区分新冠相关与非新冠心衰颇具挑战,但新冠确为心衰独立诱因。若症状与感染存在时间关联,即可较确定归因于新冠。

JAMA:心脏效应究竟源于急性感染抑或持续炎症?现状如何?

瓦西留:两者可能并存。急性感染引发的并发症(如新冠期间心梗导致心肌瘢痕)可长期持续。我们亦推测SARS-CoV-2长期低病毒血症或慢性炎症可能驱动心脏长新冠。当前两大研究方向:使用抗病毒药物清除潜在病毒载量,或用强效抗炎药调节免疫系统以消除炎症,旨在验证能否缓解或缩短长新冠病程。此或为未来管理突破点。

JAMA:哪些关键研究问题仍待解决?

瓦西留:首要任务是优化风险预测算法。需从人群层面转向个体化预测,精准识别高风险者。其次需明确现有疗法(如心脏康复)的适用人群——哪些患者获益显著,哪些效果有限,以实现精准干预。最后,抗病毒与抗炎药物在药理治疗中的作用将深刻影响未来患者管理策略。

JAMA:临床医生应掌握哪些核心信息以预防和管理新冠相关心血管结局?

瓦西留:本文件力求简明易读。核心信息包括:心脏长新冠常见,患者症状或显非特异性,须纳入鉴别诊断;急性病症排除后应考虑此病;需教育曾患重症新冠者识别预警信号;对疑似患者应采取多学科个性化诊疗以明确或排除诊断。我们虽难根治长新冠,但可提供改善生活质量的方案,并承认患者痛苦(即使无"万能药")。需警惕部分疗法(如血浆置换、高压氧)缺乏证据且可能有害,绝不推荐未经验证的治疗。最终目标是提升医患认知,提供规范诊断路径。

JAMA:全科医生应关注哪些警示信号?后续如何处理?

瓦西留:心脏长新冠主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心悸、头晕、疲劳及直立性低血压。建议记录相关事件,如卧立位血压监测、倾斜试验或1-5日心电监测,常规进行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心脏功能。初筛结果将决定后续步骤——家庭医生、内科医生或转诊心内科后,部分患者或需心脏磁共振(MRI)等深度检查。无需人人接受心内科MRI检查,但特定群体可从中获益。多数基础无创检查完全可在基层医疗完成。

在线发表: 2025年10月24日。doi:10.1001/jama.2025.18834

利益冲突声明: 瓦西留博士报告称,其收到诺华(Novartis)演讲费及贝朗医疗(B Braun Ltd)研究者发起研究的资助。

【全文结束】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