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Arrhythmia | Irregular Heartbeat | MedlinePlus

环球医讯 / 心脑血管来源:medlineplus.gov美国 - 英语2025-08-07 08:50:26 - 阅读时长2分钟 - 795字
本文系统阐述了心律失常的定义、分类、病因、症状、诊断及治疗方法。详细说明了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和早搏等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特征,分析了心脏疾病、遗传因素及生活方式对发病风险的影响,并介绍了心电图、植入式除颤器等诊断治疗手段,强调了通过健康生活方式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心律失常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早搏心房颤动病因症状诊断治疗预防健康生活方式
心律失常

什么是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指心跳速率或节律异常。表现为心跳过快、过慢或不规则,这是由控制心跳的电信号异常所导致。

  • 当心跳过快时称为心动过速
  • 当心跳过慢时称为心动过缓
  • 当心跳信号过早触发时称为早搏或额外心跳,可能感觉心脏漏跳

心律失常类型众多,可能影响心脏的上部(心房)或下部(心室)。最常见类型是心房颤动,表现为心跳快速且不规律。

某些心律失常是无害的,例如运动时心跳加快或睡眠时减慢。但若频繁出现心律不齐,可能意味着心脏泵血不足。接受治疗并保持健康生活习惯有助于控制病情,预防心脏损伤引发的恶性循环。

病因分析

多种因素可能引发心律失常,包括既往心脏病史、吸烟、先天性心脏病和压力。以下因素会增加患病风险:

  • 家族遗传史
  • 患有心血管疾病、肺病、肾病、肥胖或睡眠呼吸暂停
  • 年龄增长
  • 近期接受过心脏、肺部或咽喉手术
  • 服用某些药物
  • 使用违禁药物

存在风险因素时,过度劳累、血压升高或情绪压力可能诱发心律失常。

症状表现

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常规体检时才被发现。典型症状包括:

  • 心跳过快或过慢
  • 心跳漏拍、震颤或沉重感
  • 胸痛或不适
  • 头晕或晕厥
  • 呼吸困难
  • 出汗
  • 疲劳或虚弱

出现胸痛或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就医。

诊断方法

医护人员通常通过心电图(EKG)检测心脏电活动。具体步骤包括:

  1. 询问病史与生活习惯
  2. 体格检查(测量心率与脉搏)
  3. 血液检查及其他心脏检查
  4. 检查下肢是否有水肿
  5. 排查甲状腺疾病等继发因素

治疗方案

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或起搏器,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目标是恢复正常心律。未及时治疗可能导致心脏、大脑和其他器官损伤,危及生命。

预防措施

建议通过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律失常,包括:

  • 保持健康饮食与规律运动
  • 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
  • 避免过量饮酒与咖啡因
  • 戒烟限酒

美国国立心肺与血液研究所(NHLBI)提供专业医学指导。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