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ESC/EACTS心脏瓣膜疾病指南将有助于预防患者治疗不足并推动更公平的高质量护理New ESC/EACTS Guidelines Guidelines for Valvular Heart Disease will help prevent under treatment of patients and support more equitable, higher quality care

环球医讯 / 心脑血管来源:www.escardio.org西班牙 - 英语2025-09-05 17:31:43 - 阅读时长2分钟 - 795字
2025年更新的欧洲心脏病学会/欧洲心胸外科协会指南针对心脏瓣膜疾病诊疗提出重大革新,明确推荐经导管介入治疗等微创技术应用,强调多学科团队协作和复杂病例转诊至高容量医疗中心,通过整合随机对照试验最新证据解决欧洲地区诊疗差异问题,旨在提升全球9000万主动脉瓣狭窄及2.4亿二尖瓣反流患者的治疗公平性与生存质量。
心脏瓣膜疾病ESC/EACTS指南微创治疗诊疗公平性老年人群诊疗个体化诊疗多学科团队中心化治疗健康预防医疗质量
新ESC/EACTS心脏瓣膜疾病指南将有助于预防患者治疗不足并推动更公平的高质量护理

马德里,西班牙 - 2025年8月29日:在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2025上发布的更新版ESC/EACTS指南,旨在通过整合最新循证医学证据改善心脏瓣膜疾病诊疗模式。该指南特别强调扩大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等微创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解决欧洲地区存在的诊疗不一致现象。

由伯尔尼大学医院介入心脏病学教授Fabien Praz与德国莱比锡大学心脏外科主任Michael Borger教授共同牵头的国际专家团队,在指南中系统更新了微创治疗推荐方案。新增内容涵盖经导管瓣膜置换技术应用时机、多模态影像评估标准,以及针对合并多种瓣膜病变患者的诊疗路径。

Michael Borger教授指出:"目前欧洲各国临床实践存在显著差异——某些地区超前应用前沿技术,而另一些地区连基础治疗都未能普及。例如德国患者与英国同病症患者可能获得截然不同的治疗方案。"他强调随机对照试验产生的新证据已显著提升临床决策信心,助力多学科团队在复杂病例中达成诊疗共识。

指南特别关注老年人群诊疗优化。数据显示全球约9000万人受主动脉瓣狭窄影响,二尖瓣反流患病人数更达2.4亿,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显著升高。Fabien Praz教授特别指出:"大量患者因年龄因素被剥夺最佳治疗时机,这种治疗不足不仅缩短患者寿命,也加重医疗系统负担。我们希望通过本指南推动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诊疗,打破地域限制实现治疗公平性。"

更新要点包括:

  • 建立性别的特异性治疗考量框架
  • 强调瓣膜病因诊断对制定精准方案的基石作用
  • 制定多瓣膜联合病变患者的系统化管理流程
  • 确认三维超声心动图、心脏CT及磁共振等高级影像技术的核心地位

该指南同时建议复杂病例应由具备丰富经验的多学科团队在高容量医疗中心实施治疗,标志着心脏瓣膜疾病诊疗模式向"中心化治疗"的重要转型。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