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ESC/EACTS心脏瓣膜疾病管理指南于8月30日由联合指南工作组主席Fabien Praz教授(瑞士伯尔尼大学医院)和Michael A. Borger教授(德国莱比锡心脏中心)正式发布。
Praz教授指出:"各种类型的心脏瓣膜疾病(VHD)仍存在诊断和治疗不足的问题。新指南强调建立区域性多学科专家心脏团队网络,确保及时准确诊断和治疗方案选择。对于复杂手术,建议在高容量医疗中心实施以保证质量,并提供具体术式清单。"
Borger教授补充:"指南首次系统引入继发性二尖瓣反流的新亚型分类体系。影像学技术被确立为核心诊断工具,这对预后评估和治疗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主动脉瓣狭窄治疗方面:
- 基于2021年以来的新证据,优化TAVI与手术置换的决策流程。对于解剖条件适合的70岁以上三叶瓣患者,无论手术风险如何,TAVI成为优先选择
- 对于年轻低危患者及二叶瓣患者,手术仍具核心地位
- 首次将无症状重度高梯度主动脉瓣狭窄纳入IIa类早期治疗推荐
二尖瓣疾病管理更新:
- 首次将无症状患者早期手术修复列为IA类推荐
- 高危患者的经导管缘对缘修复术(TEER)适应症升级至IIa类B级
- 对符合特定标准的收缩功能下降(LVEF<50%)心衰患者,TEER获I类推荐以降低住院率并改善生活质量
其他重要更新:
- 强化左心手术同期三尖瓣修复的适应症
- 经导管三尖瓣治疗纳入高危患者的症状缓解方案
- 抗凝治疗章节全面更新,新增瓣膜功能障碍管理方案
- 新增癌症合并VHD、急性心衰、多瓣膜病变综合管理章节
- 首次设立性别特异性诊疗专题
指南全文同步发表于《欧洲心脏杂志》,可通过ESC口袋指南应用获取。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