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AI算法或改善自身免疫疾病预测与疗法New AI algorithm may improve autoimmune disease prediction and therapies | ScienceDaily

环球医讯 / AI与医疗健康来源:www.sciencedaily.com美国 - 英语2025-08-23 19:03:35 - 阅读时长2分钟 - 742字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团队开发的新型AI算法EXPRESSO通过整合单细胞表达数量性状位点数据、3D基因组数据及表观遗传信息,成功识别出26%更多与14种自身免疫疾病(如狼疮、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的新风险基因。该技术不仅突破传统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无法精准定位致病基因的局限,更通过细胞类型特异性分析发现特定药物(如维生素K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二甲双胍治疗1型糖尿病)的潜在新用途,为开发靶向性疗法提供新路径。
自身免疫疾病人工智能算法早期预测创新治疗风险基因基因组学新型疗法维生素K二甲双胍临床试验
新AI算法或改善自身免疫疾病预测与疗法

一种由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医学院团队开发的新型人工智能算法,有望实现自身免疫疾病的早期预测和创新治疗。该算法通过深度解析遗传密码,更精准地模拟与特定自身免疫疾病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并成功识别出更多风险基因。

研究团队开发的EXPRESSO(基于汇总统计的表达预测)算法,相较现有方法展现出26%更强的基因-性状关联识别能力。这项发表在《自然通讯》的研究,结合了单细胞表达数量性状位点数据、3D基因组数据及表观遗传信息,突破传统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只能定位基因组大致区域的局限——如同关闭定位功能时只能显示城市而非具体地址。

首席研究员戴江刘教授指出:"我们每个人携带的DNA变异可能通过影响基因表达导致疾病风险。通过更精确的预测可实现早期干预。"该技术特别针对细胞类型特异性表达的分析,成功识别出仅在特定细胞类型起作用的风险基因,解决了传统方法因混杂不同细胞类型导致的因果关系误判问题。

研究团队应用该方法分析了14种自身免疫疾病(包括狼疮、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GWAS数据。生物医学信息学教授劳拉·卡雷尔表示:"现有治疗方法多为缓解症状而非根治,且长期使用副作用显著。但基因组学和AI为开发新型疗法提供了希望。"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发现已获批药物的新用途:

  1. 维生素K(获批治疗凝血障碍)可逆转溃疡性结肠炎相关基因表达
  2. 二甲双胍(获批治疗2型糖尿病)适用于1型糖尿病治疗

该团队现正与合作者在实验室环境中验证发现,并计划推进临床试验。研究团队包括生物统计学博士生王丽达、2022年获得生物信息学博士学位的Chachrit Khunsriraksakul等,研究获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等机构资助。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