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主义者:超级能动性与里德·霍夫曼访谈实录Transcript: The Futurist: Superagency with Reid Hoffman

环球医讯 / AI与医疗健康来源:www.washingtonpost.com美国 - 英语2025-08-26 05:22:06 - 阅读时长4分钟 - 1552字
LinkedIn联合创始人里德·霍夫曼在新书《超级能动性》中提出,人工智能将通过增强人类能力而非取代人类主导地位来塑造未来。通过类比工业革命和认知工业革命,作者阐述了AI在医药研发、医疗普惠等领域的革命性潜力,同时探讨了中美AI技术竞争、开源与闭源模式平衡等关键议题,并主张以积极视角推动AI发展,避免过度监管扼杀创新,强调技术发展应服务于人类能动性提升这一核心目标。访谈既展现技术乐观主义,也警示需主动应对转型期的社会阵痛。
健康医疗AI癌症药物研发癌症生存率健康管理医疗资源短缺AI监管人类福祉
未来主义者:超级能动性与里德·霍夫曼访谈实录

【对话实录】

比娜·文卡塔拉曼(以下简称"比娜"):大家好,我是《华盛顿邮报》战略与创新编辑里德·霍夫曼的新书《超级能动性:我们的AI未来可能做对什么?》展开对话。欢迎你,里德。

里德·霍夫曼(以下简称"里德"):感谢邀请。

比娜:你的书名"超级能动性"初看指向AI代理技术,但实际上你重新确立了人类中心地位。这与你创建LinkedIn时帮助人类建立职业身份的理念有何延续性?

里德:我们正处于认知工业革命的开端。回顾人类科技飞跃史,每次都会遭遇对能动性的恐惧——就像印刷术刚出现时,人们担忧知识传播导致社会失控。但历史证明这些技术最终都增强了人类能力。AI带来的"超级能力"不仅是个人的,更是社会网络的整体能动性提升。正如汽车不仅让个人出行更便捷,也让医生能上门看诊,这种群体能动性增强才是关键。

比娜:您如何看待技术演进路径?是必然受益还是需要社会契约重构?

里德:三个要点。第一,转型必有痛苦。印刷术推动宗教战争持续近百年,这警示我们不能期待AI发展一帆风顺。第二,正确应对将带来能动性跃升,但需要主动引导而非放任。第三,本次革命与工业革命类似——既能创造前所未有的繁荣,也需避免重蹈其痛苦转型。我们的目标是更快识别"人本主义成果",让AI真正服务于人类福祉。

比娜:您创立的药物研发公司Manas正应用AI攻克癌症。如果一切顺利,这个领域的理想图景是什么?

里德:AI将彻底变革药物研发。以癌症为例,每种亚型如三阴性乳腺癌、白血病都有独特机理,传统方法筛选有效分子耗时费力。AI能加速整个科学流程:从解析癌细胞工作机制,到预测分子组合效果,再到评估人体生态系统影响。这不仅提高效率,更可能发现人类科学家难以企及的解决方案。试想,若能将癌症五年生存率提升20%,相当于全球每年挽救数百万生命。

医疗AI的另一维度是普惠化。现有技术已能开发智能手机端的24小时医疗助手,其诊断能力超过普通全科医生。这并非取代医生,而是解决医疗资源短缺问题——尤其对美国无医保人群和全球欠发达地区。当AI医疗成本降至每小时数美元,人类健康管理的能动性将发生质变。

比娜:如何看待中国DeepSeek模型引发的AI竞赛?这对技术路径有何启示?

里德:中国在模型蒸馏等技术上展现出创新,这种技术路径值得重视。但需区分"开源"与"开放权重"的本质区别:开源允许代码迭代和安全性验证(如Mozilla模式),而单纯开放权重就像直接分发程序,可能落入恶意实体之手。美国的优势在于"芯片法案"支持下的超大规模企业集群,这要求我们在开放与保护间找到平衡点。

比娜:AI监管应如何平衡风险与创新?过度监管是否阻碍医疗AI等应用落地?

里德:三维监管框架必要:1)红线防范(如防止AI武装恐怖分子);2)前瞻研究(监测超级智能自进化风险);3)动态监测(建立行业影响仪表盘)。但欧洲过度监管已显现负面效应——某医疗AI公司被迫在欧洲发布降级版本,优质产品首推美国市场。这种"预防性审批"可能延误救命技术的普及,每延迟一年都将付出生命代价。

比娜:您以"登月计划"类比AI愿景。除医药外还有哪些历史参照?

里德:城市电气化、铁路网络建设等案例都印证了"构建式未来"的力量。智能手机革命就是典型——苹果不仅让富人享有,更通过规模效应实现iPhone的普惠化。AI革命应延续这一逻辑,将"增强人类能动性"作为设计核心,这要求技术开发者与社会各阶层保持对话,在加速创新与风险管控间动态平衡。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