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政府与制药业围绕《品牌药品定价、准入与增长自愿协议》(VPAG)的谈判陷入僵局,专家警告这可能导致英国获取创新药物的机会减少。2025年8月22日,英国卫生和社会关怀大臣韦斯·斯特里廷在与英国制药行业协会(ABPI)的谈判破裂后退出谈判。
VPAG于2024年取代《品牌药品定价与准入自愿协议》(VPAS),作为英国卫生和社会关怀部(DHSC)与ABPI之间的五年期协议。该协议规定NHS可对药品支出进行回扣追缴以控制预算,且回扣率设定低于此前VPAS协议的26.5%。
今年早些时候,ABPI指出2024年新药回扣率为15.1%,但2025年已升至22.9%,ABPI首席执行官理查德·托伯特将其称为"VPAG危机"。尽管斯特里廷4月在ABPI会议上承诺迅速解决该问题,但双方最终未能达成协议。
制药企业面临双重困境
科文顿柏灵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格兰特·卡斯尔指出:"若不自愿参与VPAG,制药企业将自动适用《法定回扣方案》。虽然该方案条款与VPAG相似,但条件甚至更为严苛。"该所特别顾问拉杰·加塔尼补充道:"制药企业每年才能重新选择方案,短期内不会出现大规模退出。但DHSC正努力保持两个方案在商业上的等效性,这可能延缓新协议的达成。"
创新药开发遭遇瓶颈
数据显示,英国医保药品支出上限连续多年超额,尤其是肿瘤治疗、新型糖尿病药物等领域。政府允许新药前三年自主定价,直到进入回扣体系,这种机制导致当前出现"价格泡沫"。加塔尼解释:"旧药回扣率相对可预测(基准10%+产品附加),但新药回扣完全受政府调控。当医保年度支出超出预设阈值时,创新药企将承受更大压力。"
国际竞争加剧
尽管欧洲其他国家平均回扣率维持个位数,但卡斯尔指出英国的独特性:"表面上英国允许更大定价自由,而欧盟国家采用参考定价体系,报销价格受其他司法管辖区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吉利德科学公司已宣布因英国商业环境不利,决定不向NICE提交HER2阴性乳腺癌药物Trodelvy的报销申请。数据显示,过去20年英国在新药上市优先级排名中持续下滑,目前已被视为次要市场。
全球政策压力交织
针对美国推动的"最惠国"定价政策,卡斯尔认为其他发达国家调高药价的可能性不大:"所有西方福利国家都面临财政挑战。"加塔尼强调,多重压力正在迫使制药企业做出根本性决策:"是否继续在英国上市新产品?或是否撤回现有药物?这种战略性选择将成为行业新常态。"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