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种提升肠道健康的有效方法25 Expert Tips for Improving Gut Health

硒与微生态 / 来源:www.aarp.org美国 - 英语2025-09-23 20:29:52 - 阅读时长10分钟 - 4517字
本文由美国退休人员协会健康专栏撰写,系统阐述25项经科学研究证实的肠道健康改善策略。内容涵盖饮食调整(如增加高纤维食物与发酵食品摄入)、生活习惯优化(规律睡眠与适度运动)、医疗干预建议(结肠癌筛查与谨慎用药)等核心维度,深入解析肠道菌群对免疫系统、体重代谢、炎症控制及认知功能的关键影响。针对中老年人群常见消化问题,提供可操作的实用技巧,包括识别个人饮食触发因素、调整如厕姿势、尝试天然缓泻剂等方案,帮助读者从内而外建立强健肠道微生态,有效预防便秘、胃食管反流及结直肠癌等疾病风险。
肠道健康膳食纤维发酵食品十字花科蔬菜饮水咖啡超加工食品红肉止痛药食品添加剂睡眠维生素D结肠癌筛查凯格尔运动如厕习惯运动
25种提升肠道健康的有效方法

健康肠道对支持免疫系统、调节体重与血糖、减轻炎症、改善情绪乃至增强记忆力具有关键作用,近期研究证实了这一点。密歇根健康胃肠病学与肝病学部门主任威廉·谢伊博士解释,这主要归功于肠道内复杂的微生物群落,它们与人体几乎所有系统相互作用。"心脏和大脑固然重要,但肠道正日益被视为人体宇宙的中心,"谢伊强调。随着年龄增长,身体自然变化、特定药物使用及生活方式改变会增加腹胀、胃酸反流和便秘等消化问题风险,此时关注肠道健康尤为重要。幸运的是,通过饮食调整和生活习惯优化等简单改变,即可有效改善常见消化问题。以下25项经研究验证的建议将帮助您构建强健肠道。

1. 优先摄入高纤维食物

医生一致推崇的肠道健康习惯是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全谷物、豆类、扁豆以及苹果、梨和浆果等蔬果均属高纤维食物。虽然人体无法消化纤维,但它在消化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范德堡大学医学中心胃肠病学家里德·内斯博士比喻道:"这如同结肠推动内容物前行的抓手。"2023年综合分析11项荟萃研究发现,每日额外摄入10克纤维可使胃癌风险降低44%,结肠癌和直肠癌风险降低约25%。高纤维饮食还能预防便秘,并降低憩室炎、胃酸反流、溃疡及肠易激综合征风险。美国膳食指南建议50岁以上男性每日摄入28克纤维,女性至少22克。达标示例:早餐两碗燕麦粥(8克纤维)加奇亚籽(5克)和蓝莓(2克);午餐全麦面包三明治(4克)配牛油果(5克)及生菜番茄(1-2克);晚餐糙米(3.5克)佐黑豆(7克)。

2. 规律食用发酵食品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戴维·格芬医学院胃肠病学家福拉·梅博士指出,发酵食品富含维持肠道菌群平衡的益生菌。国家补充与综合健康中心证实,益生菌可增强免疫力并预防腹泻、便秘及溃疡性结肠炎。初尝试者可从酸奶入手,选择标注"含活性菌"且低添加糖的品牌。发酵干酪和开菲尔(一种可饮用酸奶)也是理想入门选择,或尝试风味浓郁的泡菜、康普茶及酸菜。另需注意益生元食物(如大蒜、香蕉和洋葱)含非消化纤维,能滋养肠道益生菌助其增殖。

3. 多食十字花科蔬菜

梅博士强调,西兰花、 Brussels sprouts、花椰菜和羽衣甘蓝等十字花科蔬菜(又称芸薹属)虽因产气受诟病,却对肠道健康大有裨益。它们富含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研究显示其独特成分能滋养有益菌群。2025年对226项研究的荟萃分析表明,每周摄入5-6份十字花科蔬菜可显著降低癌症风险,尤其结直肠癌。若初期食用后出现腹胀,可减少单次摄入量;多数人身体适应后不适症状会减轻。

4. 充足饮水

内斯博士指出,水能分解食物、促进消化道蠕动并预防便秘。服用利尿剂、抗组胺药或某些降压药等导致脱水的药物时,补水尤为重要。2024年《iScience》期刊研究发现,饮水不足会破坏菌群平衡并减少肠道免疫细胞,增加感染风险。内斯建议每日至少摄入2升液体(约八杯8盎司水),具体需求因人而异。

5. 享受咖啡习惯

晨间咖啡不仅是提神佳品,更能滋养肠道。2024年11月《自然·微生物学》研究分析22,867名参与者粪便样本发现,规律饮用者体内特定有益菌群水平更高。研究人员认为,咖啡中的多酚类植物化合物可能促进这些微生物生长。梅博士补充说明,即使是脱因咖啡也具同等功效;含咖啡因饮品还能通过刺激结肠缓解便秘。

6. 减少超加工食品

胃肠病学家指出,超加工食品含大量添加糖、不健康脂肪及人工添加剂,会干扰正常肠道功能且纤维含量低,无法为肠道微生物提供必要营养。2022年《英国医学杂志》研究将男性按加工食品摄入量分组,发现高摄入组结直肠癌风险比低摄入组高29%。谢伊建议采用地中海饮食"因其被持续证明最有利于塑造肠道菌群健康"。

7. 限制肉类摄入

红肉(如牛肉、羊肉和猪肉)虽是蛋白质和铁的良好来源,但过量摄入可能增加结直肠癌风险。2024年对约7万人数据的分析显示,高红肉摄入者患结肠癌风险增加30%。美国癌症研究所建议每周红肉摄入不超过18盎司(约三份扑克牌大小)。烹饪方式亦关键:避免烤焦肉类,因其产生致癌化合物。需警惕的是,加工肉类(如熟食肉、萨拉米香肠、培根、热狗)与结直肠癌风险增加40%相关,胃癌风险亦上升。2024年27项研究的荟萃分析证实,世界卫生组织将加工肉类列为1类致癌物(与烟草同级),因确凿证据表明其致癌性。内斯提醒,肉类防腐剂亚硝酸盐本身具致癌性,会损伤DNA并引发炎症,建议将加工肉类视为偶尔享受而非日常必需。

8. 谨慎使用特定止痛药

布洛芬虽是关节痛或头痛常用药,但高剂量或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会损伤肠道。此类药物刺激胃黏膜并干扰自然愈合过程。《胃肠病学》期刊研究显示,约半数规律服用者出现胃糜烂,15%-30%发生溃疡。常见NSAIDs包括阿司匹林、布洛芬(Motrin, Advil)、萘普生(Aleve)等。若需每日服用且担忧肠道健康,应咨询医生替代方案。

9. 警惕食品添加剂

新兴研究表明,包装食品中难发音的成分可能损害肠道。近期多项研究揭示,旨在改善质地和保质期的乳化剂会破坏胃肠道黏膜并扰乱菌群,或引发炎症。2024年《自然》期刊综述指出,人工甜味剂、防腐剂等添加剂均与肠道刺激相关。梅博士举例,许多无糖口香糖和低卡饮料含有的山梨糖醇会导致患者腹胀腹泻,"我建议人们避免人工甜味剂"。

10. 建立睡眠规律

研究证实,睡眠不足会扰乱肠道菌群、削弱免疫反应并增加便秘风险。谢伊团队曾研究护士肠易激综合征症状,发现轮班工作者症状显著高于固定夜班者,而固定白班者症状最少。这表明生物钟紊乱会导致肠道功能失调。建议每晚规律作息,保证7-8小时优质睡眠。

11. 检测维生素D缺乏

维生素D除维持骨骼健康外,对肠道健康亦至关重要。低水平与炎症及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结直肠癌风险升高相关。2021年28项研究分析发现,高维生素D水平者结直肠癌风险低39%。疾控中心数据显示,约10%美国人缺乏该营养素。内斯建议通过简单血液检测确认水平,必要时补充。

12. 进行结肠癌筛查

梅博士指出,结直肠癌现为美国癌症第二大死因,老年人高发但早期可预防。结肠镜等筛查可发现癌前息肉。最新指南建议平均风险者45岁起筛查至75岁,此后咨询医生是否继续。"居家粪便检测同样有效,关键是要完成检测,"梅强调。(参考《10种让结肠镜检查更轻松的方法》)

13. 练习凯格尔运动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胃肠病学家瑞娜·亚德拉帕蒂指出,凯格尔运动不仅改善膀胱控制,还能增强肠道健康。该运动强化盆底肌肉(包括支撑肛门直肠的肌群),改善排便控制、减少便秘和腹胀。2022年小型研究发现,60%以上炎症性肠病患者通过该运动显著缓解便秘和大便失禁。

14. 优化如厕习惯

亚德拉帕蒂解释:"人们常在马桶阅读或刷手机停留15-20分钟,导致过度用力。"消化疾病周2025年会议调查显示,如厕用手机者痔疮风险增46%,且会削弱盆底肌。建议如厕时不看设备。梅博士提醒:"冲水前观察粪便至关重要。"红色或柏油样黑色提示消化道出血;硬块状粪便表便秘,水样便表腹泻。偶发腹泻正常,但持续出现需就医排查感染。

15. 保持身体活动

规律运动是缓解便秘的有效处方。谢伊强调:"运动对消化系统至关重要。"2024年《全球健康杂志》13项研究综述表明,积极活动可使便秘风险降低34%。其他研究显示,规律运动能减少15%-66%肠易激综合征症状。"无论散步、慢跑或客厅舞蹈,只要多动就能促进肠道蠕动。"

16. 益生菌补充剂非速效方案

尽管益生菌食品广受推崇,但补充剂效果尚无定论。谢伊解释:"制造商采用一刀切策略,但人们菌群、基因、饮食和压力水平差异巨大。"通用药丸难适配所有人。若尝试,应选择有证据支持的产品;若1-2月无改善则停用,"否则纯属浪费金钱"。(参考《如何选购有效益生菌》)

17. 排除致胀气食物

餐后腹胀不适或因新出现的食物不耐受。梅博士指出:"许多人认为饮食与消化问题无关,因年轻时能吃炸鸡冰淇淋。但肠道随年龄变化,20-30岁耐受的食物,50-60岁可能不适。"乳糖不耐受最常见,其他诱因包括高脂食物、麸质和人工甜味剂。亚德拉帕蒂建议记录1-2周饮食日记识别个人触发因素,而非盲目忌口。"关键在适度,"她推荐日本"八分饱"饮食法。

18. 尝试猕猴桃作天然缓泻剂

2021年《美国胃肠病学杂志》研究发现,每日食用两个猕猴桃缓解便秘效果等同于六颗西梅或纤维补充剂,且副作用更少。梅博士向便秘患者推荐每日1-2颗:"方便携带,用餐匙即可。"猕猴桃高纤维且含actinidin消化酶,助食物分解蠕动。

19. 改善如厕姿势

内斯博士指出,蹲姿改变直肠角度利于排便。实际蹲姿不现实时,可双脚踩矮凳使膝盖高于臀部并前倾。《临床胃肠病学杂志》研究显示,90%使用者减少用力,71%排便更快。类似Squatty Potty的产品或普通矮凳均有效。

20. 避免紧身衣物

亚德拉帕蒂解释:"压力异常导致胃内容物逆流。"《胃肠病学》期刊研究证实,系紧腰带使胃酸反流风险增8倍,并显著延缓食管排酸能力,尤其餐后。高腰裤、塑身衣和紧身胸罩均会加剧症状,"有老年患者停穿胸罩后症状显著改善"。

21. 选择温和泻药

内斯和亚德拉帕蒂建议长期使用最安全的是渗透性泻药(如聚乙二醇/MiraLAX),通过吸水软化粪便。亚德拉帕蒂提醒:"需数日见效。"相比可能致依赖的刺激性泻药,渗透型通常耐受良好。内斯补充,车前子等纤维补充剂对部分人有效,但初期或致胀气。任何泻药规律使用均需告知医生。

22. 持续便秘考虑盆底检测

若便秘持续或排便不尽感明显,亚德拉帕蒂指出问题或不在饮食与粪便性状。老年人盆底肌薄弱或协调障碍可致便秘,盆底治疗通常有效。建议检测"肛门直肠测压"排查病因。

23. 调整睡眠环境

针对反流或腹胀,亚德拉帕蒂建议睡前3小时禁食。平躺易致胃酸反流,可垫高床头6-8英寸(用书本垫床脚或楔形枕)。研究提示左侧卧位可减轻胃肠压力。

24. 练习腹式呼吸

亚德拉帕蒂指出:"腹式呼吸强化膈肌——腹腔与食管的主要屏障,也是缓解神经敏感的放松策略。"2023年11项研究系统综述证实,该训练能改善食管屏障功能,减轻特定患者反流症状。

25. 勿惧质子泵抑制剂

亚德拉帕蒂表示,奥美拉唑(Prilosec)等质子泵抑制剂对持续反流症状高效,通过餐前抑制胃酸分泌管理反流。尽管早先研究提示其或与骨质疏松、痴呆相关,但近期严谨研究"已推翻此说,证实非因果关系"。"若有效,无需停药。"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