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脑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 - Mayo Clinic

环球医讯 / 认知障碍来源:www.mayoclinic.org美国 - 英语2025-10-31 13:51:15 - 阅读时长3分钟 - 1370字
深部脑刺激是一种通过植入大脑电极传递电脉冲的神经调控技术,主要用于治疗药物难治的帕金森病、原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癫痫和强迫症等运动障碍及精神疾病。该手术虽风险较低,但仍存在脑出血、感染、癫痫发作等并发症可能,术后需4-6个月精细调整设备参数以达到最佳效果。虽然无法根治疾病,但能显著改善运动症状和生活质量,目前正积极研究扩展至亨廷顿病、慢性疼痛、抑郁症、成瘾和肥胖等新适应症领域,代表了神经外科精准治疗的重要突破,为传统疗法无效的患者提供了关键替代方案。
深部脑刺激健康帕金森病原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癫痫强迫症手术风险术前准备治疗效果
深部脑刺激

概述

深部脑刺激(DBS)涉及在大脑特定区域植入电极。这些电极产生电脉冲,通过影响大脑活动来治疗某些疾病,同时作用于导致疾病的脑细胞和化学物质。

深部脑刺激的刺激强度由植入胸部上部的类似起搏器的设备控制,一根皮下导线连接该设备与大脑电极。

深部脑刺激常用于治疗以下疾病:

  • 帕金森病
  • 原发性震颤
  • 导致肌张力障碍的疾病(如梅杰综合征)
  • 癫痫
  • 抽动秽语综合征
  • 强迫症

目前正研究将其作为以下疾病的潜在治疗方法:

  • 舞蹈病(如亨廷顿病)
  • 慢性疼痛
  • 丛集性头痛
  • 痴呆
  • 抑郁症
  • 成瘾
  • 肥胖

适用原因

深部脑刺激是治疗运动障碍疾病的成熟疗法,适用于原发性震颤、帕金森病和肌张力障碍患者。它也用于强迫症等精神疾病,并已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减少难治性癫痫的发作。

该疗法主要针对药物无法控制症状的患者。

风险

深部脑刺激通常风险较低,但任何手术均存在并发症可能,且脑刺激本身可能引发副作用。

手术风险

手术需在颅骨钻孔植入电极,并在胸部皮下植入含电池的脉冲发生器。并发症可能包括:

  • 电极导线错位
  • 脑出血
  • 中风
  • 感染
  • 呼吸困难
  • 恶心
  • 心脏问题
  • 癫痫发作

术后可能的副作用

相关副作用包括:

  • 癫痫发作
  • 感染
  • 头痛
  • 混乱和注意力不集中
  • 中风
  • 硬件并发症(如导线磨损)
  • 植入部位暂时性疼痛和肿胀

手术后数周开启设备并调试参数,部分副作用可通过调整设备缓解。有罕见报告指出DBS可能影响游泳所需的运动能力,计划游泳前需咨询医疗专业人员并采取安全措施。

刺激可能的副作用

  • 麻木或刺痛感
  • 面部或手臂肌肉紧张
  • 言语障碍
  • 平衡问题
  • 头晕
  • 视力变化(如复视)
  • 情绪波动(如愤怒、躁狂或抑郁)

术前准备

首先,权衡利弊

深部脑刺激属于高风险手术,符合条件者需与医疗团队共同评估风险与潜在获益。

其次,手术准备

术前需进行医学检查确保安全性,可能包括脑部MRI等影像学研究,以精确定位电极植入区域。

预期过程

手术中

深部脑刺激将电极植入大脑深层,刺激量由胸部设备控制,皮下导线连接两者。手术流程如下:

  • 脑部手术

医护团队佩戴立体定向头架固定头部,通过脑部MRI或CT绘制手术区域。通常患者保持清醒以实时测试刺激效果(头皮局部麻醉,大脑无痛觉);部分患者采用全身麻醉。

外科医生植入带多电极的细导线至目标脑区,双侧植入者各置一根导线,导线经皮下延伸至锁骨附近的脉冲发生器。神经科医生与外科医生全程监测确保精准定位。

  • 胸壁手术

外科医生在锁骨附近皮下植入含电池的脉冲发生器,此阶段采用全身麻醉。脑电极导线经皮下引导至发生器。

术后数周,医疗专业人员通过体外编程设定发生器参数,患者可使用遥控器自主开关设备。

术后护理

胸部脉冲发生器通常在术后数周激活,参数需定制化调整,优化过程可能长达4-6个月。

刺激可能24小时持续,或按医嘱夜间关闭、晨间开启。患者可通过遥控器自主调控,部分设备支持居家微调。

电池寿命取决于使用频率,更换需门诊手术完成。

治疗效果

深部脑刺激无法根治疾病,但能显著缓解症状。症状改善明显但通常无法完全消除,部分疾病仍需配合药物治疗。

疗效因人而异,取决于多重因素。术前应与医疗专业人员详细讨论预期改善程度。

临床试验

梅奥诊所正开展多项研究,探索检测和治疗程序在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及管理中的应用。

【全文结束】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