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显示,微塑料正在改变人类肠道微生物组,导致细菌平衡和代谢方式发生异常变化,这些变化与抑郁症和结直肠癌存在关联。科学家发现,将肠道菌群暴露于聚苯乙烯和聚乙烯等常见塑料后,环境酸度显著升高,并扰乱了厚壁菌门(Bacillota)等关键消化细菌。专家警告,尽管仍需更多研究,但微塑料——广泛存在于瓶装水、食盐等日常用品中——可能带来长期健康风险,因此尽可能减少暴露是明智的预防措施。
如今,你很可能已知晓微塑料无处不在。据《食物与美酒》此前报道,一项估计表明,目前海洋表面漂浮着超过170万亿个微塑料颗粒。到2050年,这些塑料颗粒的总重量可能超过所有鱼类的总重。尽管科学家已确认微塑料和纳米塑料分布广泛,但它们对人体的影响仍知之甚少。然而,一项发表于《美国医学杂志》的新研究项目表明,它们能够“改变人类肠道微生物组”,并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影响人类健康。
今年10月,研究人员在欧洲消化系统疾病周2025(UEG Week 2025)会议上公布了研究结果。该会议汇聚了“全球消化健康专家”,研究显示微塑料不仅影响肠道健康,其造成的健康影响模式“与抑郁症和结直肠癌相关”,期刊在声明中指出。
为得出这一结论,研究团队检测了五名健康志愿者的粪便样本,并用其培养肠道微生物组菌群。随后,他们将菌群暴露于五种常见微塑料——聚苯乙烯、聚丙烯、低密度聚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浓度中,这些浓度反映了预估的人体暴露水平。部分样本还接受了更高剂量暴露,以观察对肠道健康是否存在剂量依赖性影响。
团队解释称,经微塑料处理的菌群酸度升高,表明“微生物代谢”发生改变,其中厚壁菌门(Bacillota)——“对消化和肠道健康至关重要的细菌类群”——变化最为显著。研究人员还观察到其他细菌代谢物(细菌产生的化学物质)出现异常,其模式“与抑郁症和结直肠癌相关”,这引发了对微塑料长期暴露健康风险的担忧。
研究主要作者克里斯蒂安·帕彻-德意志(Christian Pacher-Deutsch)表示:“微塑料无处不在——存在于瓶装水、海鲜、食盐甚至我们呼吸的空气中。我们的发现证实它们确实会影响肠道微生物组。”他特别补充道:“尽管目前尚无法做出明确的健康声明,但在可能的情况下减少暴露是合理的预防措施。”
虽然关于微塑料如何影响人体的科学研究仍在进行中,但其他专家一致认为它们极可能危害健康。德克萨斯基督教大学副教授唐·图沙拉·加尔巴达奇(Don Thushara Galbadage)博士此前向《食物与美酒》解释称,纳米塑料级别的微小颗粒“可穿透肠道屏障,并已在人体组织和体液中被检测到”。他引用了一项研究,该研究在颈动脉斑块中发现微塑料和纳米塑料,而颈动脉斑块与重大心血管事件风险升高相关,这被视为重大警示信号。“这些发现表明部分微塑料可迁移并长期留存,尽管剂量、尺寸和聚合物类型至关重要,”加尔巴达奇说。
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环境健康科学高级讲师萨沙·阿德金斯(Sasha Adkins)也指出,她特别关注微塑料与肠道微生物组的关联。“多项研究显示,肠道中塑料越多,我们越可能患上炎症性肠病,”她说。阿德金斯同时表示,尽管许多微塑料“通过尿液、粪便和母乳排出……但仍有足够数量残留,研究人员发现令人担忧的累积量正积聚在我们的肺部、大脑乃至任何检测部位。”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