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各区域健康寿命与总寿命差距差异显著
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研究显示,全球183个国家普遍存在健康寿命(无疾病生存年数)与总寿命差距扩大的现象。这种差距在不同区域呈现显著差异:非洲虽然目前差距最小,但扩张速度最快;欧洲则表现出最慢的增长趋势。研究采用机器学习技术,首次系统揭示了影响各区域差距差异的疾病负担模式。
研究方法
研究团队整合了WHO全球健康观测站、联合国人口展望数据库和全球卫生支出数据库的资料。通过分析健康调整预期寿命(HALE)与预期寿命(LE)的差值(即健康寿命-寿命差距),结合机器学习算法,识别出全球三大疾病负担模式。
核心发现
- 区域差异:
- 非洲:健康寿命差距年均增长0.07年,为全球最快
- 欧洲:健康寿命差距最小(仅占总寿命的12.4%)
- 美洲:心血管疾病和伤害导致显著健康损失
- 疾病模式:
- 丛集1(非洲主导):传染病、营养缺乏、围产期疾病为主
- 丛集2(美洲/中东):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高发
- 丛集3(欧洲主导):癌症、骨骼肌肉疾病为主要负担
- 未来预测:到2100年,全球健康寿命差距将扩大22%,美洲地区将达到12.1年。
研究意义
该研究首次系统揭示了全球健康寿命差距的地域性特征。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各区域健康寿命差距的主要驱动因素,占比高达56%-90%。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非洲正经历双重疾病负担:既有未解决的传染病问题,又面临快速上升的非传染性疾病威胁。
专家观点
研究负责人Garmany指出:"我们的发现警示,单纯延长寿命而不改善健康质量将加剧全球健康不平等。需要根据区域疾病特征制定精准干预策略。"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