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发表在《Aging》杂志的双胞胎研究显示,低收入家庭儿童成年后更易出现与年龄相关的认知衰退。研究人员通过血液样本的DNA分析发现,生物老化速度较快的个体从童年到中年阶段的智商下降幅度更大。这种关联在贫困环境中成长的人群中尤为显著。
随着年龄增长,人们的生物老化速度存在显著差异。科学家通过DNA甲基化模式建立的"表观遗传时钟"可估算生物年龄。当生物年龄超过实际年龄时(即表观遗传年龄加速),与疾病风险增加、功能衰退和早逝密切相关。此前研究因仅关注单一时间点认知状况、忽视早期环境影响或使用单一表观遗传时钟,导致结论不一致。
新研究由弗吉尼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生索菲·贝尔领衔,分析了287对"路易斯维尔双胞胎研究"参与者数据。该研究追踪了1950-1997年间出生的双胞胎,通过童年期和中年期(平均52岁)的认知测试,结合五种表观遗传时钟(包括Horvath、Hannum等第一代和GrimAge、PhenoAge第二代)测量生物年龄。
研究采用双胞胎设计排除遗传和家庭环境干扰,发现同卵双胞胎中生物年龄加速更快者认知能力下降更明显。值得注意的是,第二代表观遗传时钟(PhenoAge和GrimAge)检测到生物老化与认知衰退的显著关联,而第一代时钟未显示该关联。这表明融合生理健康生物标志物的新算法更能反映认知衰退过程。
童年社会经济地位的调节作用尤为突出:低收入家庭的双胞胎中,生物年龄较大的一方认知衰退更严重。研究团队指出,早期逆境可能增强生物老化对大脑健康的负面影响。吸烟作为老化和认知衰退的已知风险因素,其影响在GrimAge时钟(专门捕捉终身吸烟影响)中尤为明显,但排除吸烟因素后关联仍存在。
研究存在局限性,包括样本以白人为主、童年社会经济地位仅基于父母职业、缺乏成年社会经济地位数据等。未来研究需纳入更多样本人群,探索减缓生物老化的干预措施(如压力管理、改善医疗可及性)对预防认知衰退的效果。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