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视频、成因与含义 | Osmosi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 Video, Causes, & Meaning | Osmosis
美国英语医学病理
2025-08-12 05:14:03阅读时长2分钟910字
脑出血
神经系统与特殊感觉
药物对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
- 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
- 5-羟色胺综合征
神经系统疾病主要分为两大类:出血性卒中(动脉破裂导致脑内出血)和缺血性卒中(动脉阻塞)。其中出血性卒中可进一步细分为:
- 脑内出血:血液局限于大脑实质内
- 蛛网膜下腔出血:血液积聚在软脑膜与蛛网膜之间的间隙
本次重点探讨更常见的脑内出血。当出血仅限于脑组织时称为脑实质出血,若血液扩展至储存脑脊液的脑室系统则称为脑室内出血。
解剖学基础
大脑由以下重要结构组成:
- 大脑半球:分为额叶(控制运动和决策)、顶叶(处理感觉信息)、颞叶(涉及听觉、嗅觉及记忆)和枕叶(主导视觉)
- 小脑:负责肌肉协调与平衡
- 脑干:调控心率、血压、呼吸等基本生命功能
脑部供血系统包含:
- 颈内动脉系统:形成大脑中动脉(供应大脑外侧部)和大脑前动脉(供应内侧部),通过前交通动脉相连
- 椎基底动脉系统:发出分支供应小脑和脑干,基底动脉分叉为大脑后动脉供应枕叶和部分颞叶,通过后交通动脉与颈内动脉系统连接
这种血管网络构成了Willis环,在血管阻塞时可进行血流代偿。
病理机制
脑出血最常见的诱因是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导致:
- 小动脉壁透明变性(脂质透明病)
- 微动脉瘤形成(Charcot-Bouchard动脉瘤)
这些血管壁异常在血压骤升时易破裂出血。其他病因包括:
- 脑血管畸形(动静脉瘘、海绵状血管瘤)
- 凝血功能障碍
- 肿瘤出血
- 淀粉样脑血管病
临床案例
82岁女性突发左侧肢体无力伴嗜睡就诊。既往有进行性记忆衰退及日常活动能力丧失。查体显示左侧上下肢肌力明显减弱,感觉减退,双眼向右凝视。头部非增强CT显示右侧基底节区高密度影,符合脑出血特征。
诊断要点:
- 急性起病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
- 影像学显示高密度病灶(CT检查黄金标准)
- 排除其他结构病变(如脑肿瘤)
鉴别诊断需考虑:
- 缺血性卒中
- 硬膜下血肿
- 脑静脉窦血栓
- 脑炎
参考文献
- Robbins基础病理学(Elsevier, 2017)
- 哈里森内科学原理(McGraw-Hill, 2018)
- 疾病病理生理学(McGraw-Hill, 2018)
- 当代医学诊断与治疗(McGraw-Hill, 2019)
- 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研究(转化医学年鉴,2014)
- 肿瘤患者颅内出血研究(神经病学,2010)
- 颅内出血急诊处理(北美急诊医学期刊,2012)
【全文结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