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宝宝反复鼻塞超过两周,还流黄绿色鼻涕、晚上睡觉呼吸不对劲?别不当回事,这可能是鼻窦炎找上门了。鼻窦炎是儿科常见问题,3-6岁孩子里大概每4-5个就有1个会得,但只要规范治疗,大部分都能控制得很好。接下来就给家长讲讲婴幼儿鼻窦炎的管理要点。
鼻窦炎的特点与症状怎么认
鼻窦是鼻子周围骨头里的小空腔,小宝宝的鼻窦还没发育完全。要是感冒或过敏让鼻腔黏膜肿起来,鼻窦的开口被堵,就成了细菌滋生的“小温室”。典型表现有一直流黄绿色脓鼻涕、单边鼻子堵、早上起床咳嗽更厉害,有的宝宝还会发低烧、不想吃饭。如果这些症状超过10天没好转,得小心是不是急性鼻窦炎。
治疗要一步步来
治疗遵循“阶梯原则”,大概90%的孩子靠保守治疗就能好。急性发作时,医生会根据情况看要不要用抗生素——如果孩子一直发烧、脸肿,或者症状越来越重,可能需要用广谱抗生素,一般用10-14天。喷鼻子的糖皮质激素能减轻黏膜肿胀,研究发现和其他药一起用能好得更快。用的时候得注意:一定要选儿童能用的剂型,喷的时候站直或坐直,避免不小心吸到喉咙里。
洗鼻子要讲方法
用生理盐水洗鼻子是很好的辅助办法,能把分泌物和过敏原冲出来。最好用37℃左右的等渗盐水(和身体体液浓度差不多的),用婴儿专用的洗鼻器,压力别太大。洗的时候侧躺着,一个鼻孔一次冲5-10ml,每天2-3次就行。规范洗鼻子能帮着缩短抗生素的使用时间。
日常护理要做好
- 环境调整:家里湿度保持在50%-60%,可以用带湿度显示的加湿器;
- 睡觉姿势:让宝宝头稍微垫高15-30度,减少鼻涕往喉咙里流;
- 营养补充:可以适当多吃点含维生素A的食物(比如胡萝卜泥)、含锌的食物(比如牛肉泥);
- 物理办法:每天做15分钟的体位引流(比如让宝宝侧躺或趴一会儿,帮助鼻涕流出来)。
免疫力怎么调
- 作息规律:每天要睡13-14小时,固定睡觉和起床时间;
- 适应环境:每周用温水擦澡3次,慢慢让宝宝适应稍微冷一点的刺激(比如洗完澡稍微晾一会儿);
- 肠道健康:如果医生建议,可以给宝宝补点含双歧杆菌的儿童益生菌。
手术要慎之又慎
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一般用于出现并发症,或者保守治疗没用的孩子。12岁以下的孩子要特别慎重,因为太早做手术可能影响脸骨发育。只有出现眼眶周围感染、一直闻不到味道这些严重问题,或者规范治疗6个月还没好的顽固情况,才考虑手术。
复诊和观察很重要
建议每3个月做一次鼻内镜检查,必要时拍鼻窦的片子看看。家长可以记个症状本,把宝宝用药后的反应、症状变化都写下来。要是出现这些情况赶紧去医院:一直发高烧超过39℃,吃药也退不下来;脸肿得两边不一样;精神特别差、不肯吃饭;眼睛看东西有问题或者眼球动不了;症状超过12周还没好。
总的来说,婴幼儿鼻窦炎并不可怕,关键是早识别、规范治疗和科学护理。家长只要跟着医生的指导,做好日常照顾、定期复诊,大部分宝宝都能恢复得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