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作为生物体验的中枢器官,其形成主观意识的科学机制仍存诸多未解之谜。令人遗憾的是,随着年龄增长大脑必然衰退这一规律已被证实——这个包含860亿神经元的重要器官一旦出现失调,将对生活质量产生重大影响。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科学家在最新研究中发现人类大脑衰老的核心蛋白。通过分析小鼠体内基因和蛋白质随时间变化的过程,研究团队发现名为铁蛋白轻链1(FTL1)的蛋白质在其中起关键作用。当研究人员减少小鼠海马体中的FTL1含量后,这些实验鼠展现出年轻特征,包括神经连接改善和记忆测试表现提升。该成果已于《自然衰老》期刊发表。
"我们观察到的不仅是延缓或预防症状,而是认知障碍的实质性逆转。"该研究共同作者Saul Villeda表示,"现在我们看到了更多缓解衰老负面后果的可能性,这是研究衰老生物学充满希望的时代。"
通过反向实验验证:当研究人员人为刺激年轻小鼠产生更多FTL1时,它们的认知能力开始接近老年小鼠水平。在体外培养的神经细胞实验中,FTL1蛋白导致神经元只生成简单的单臂神经突,而非正常的分支结构。
研究团队指出,要开发恢复老年人认知功能的潜在疗法,必须深入理解衰老大脑分子层面的驱动机制。值得关注的是,2015年研究已证实脑脊液中铁蛋白水平升高会损害认知表现,并能准确预测轻度认知障碍向阿尔茨海默症转化。
虽然目前研究显示神经退行性衰退不存在单一病因,但持续的研究进展正在绘制完整的分子机制图谱。这种对衰老过程的系统性认知突破,为彻底解决认知衰退问题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