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警告:这种流行代糖或引发脑细胞损伤,最新研究揭示潜在风险Science warns: This popular sugar substitute is linked to brain cell damage, according to a recent study

环球医讯 / 心脑血管来源:okdiario.com美国 - 英语2025-08-07 21:11:07 - 阅读时长2分钟 - 745字
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研究发现,广泛使用的低卡代糖赤藓糖醇可能损伤脑血管细胞功能,导致氧化应激加剧和凝血调节失衡,其机制涉及抑制血管舒张因子氧化氮生成、提升血管收缩蛋白内皮素-1水平,以及降低血栓溶解能力,建议消费者谨慎控制摄入量,尤其需关注预包装食品中"糖醇"类标识成分。
赤藓糖醇代糖脑细胞损伤中风风险脑血管细胞功能异常健康隐忧消费警示糖尿病患者低碳饮食群体监管审查
科学警告:这种流行代糖或引发脑细胞损伤,最新研究揭示潜在风险

一项由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开展的前沿研究,对广泛应用于代糖饮料及生酮食品中的赤藓糖醇发出安全警示。发表于《应用生理学杂志》的研究显示,这种获得美国FDA认证的"健康糖替代品"可能引发脑血管细胞功能异常,显著提升中风风险。

赤藓糖醇:光环下的健康隐忧

研究人员对4000名欧美受试者进行为期三年的追踪后发现,血液中赤藓糖醇浓度升高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概率显著上升。最新实验将模拟代糖饮料中的赤藓糖醇浓度作用于人类脑血管内皮细胞,仅三小时后即观察到细胞功能出现系列异常变化。

关键致病机制解析

实验数据显示:

  • 血管舒张因子氧化氮合成量显著减少
  • 血管收缩蛋白内皮素-1表达增强
  • 凝血调节能力下降(t-PA活性降低)
  • 自由基(活性氧簇)分泌激增

研究首席作者Auburn Berry指出:"这种双重打击效应意味着血管更易痉挛,同时血栓清除能力减弱,最终导致中风概率上升。"该团队通过分子层面的观察,首次揭示了赤藓糖醇影响脑血管功能的具体生物学机制。

消费警示与科研展望

尽管实验基于体外细胞模型,但所用赤藓糖醇浓度与普通代糖饮品含量相当。资深研究员Christopher DeSouza强调:"每日多次摄入含赤藓糖醇食品的人群,可能面临更显著的累积效应。"研究团队建议公众关注食品标签,除直接标注的赤藓糖醇外,还需警惕以"糖醇"形式出现的隐形来源。

需注意的是,该研究并不主张全面禁用代糖产品,但建议糖尿病患者及低碳饮食群体在选择甜味剂时保持谨慎。目前研究团队正推进动物模型实验,以验证长期摄入对整体健康的具体影响。随着更多负面研究的出现,曾被普遍认为安全的非营养性甜味剂或将面临更严格的监管审查。

【全文结束】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