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斯维尔男孩DuJuan Broadus的听力世界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当他第一次听到卧室窗外的鸟鸣时感到震惊,而外祖母家附近蝉鸣的震耳欲聋程度更超乎想象。
这位来自路易斯维尔的11岁男孩此前在浑然不知中经历了多年深度听力障碍。2024年12月,他成为美国首位接受MED-EL FLEX34人工耳蜗植入的患者。这项创新技术是目前市场上最长的人工耳蜗植入体,专为耳蜗异常增大的人群设计。耳科专家Nathan Cass医生表示,传统短型植入体虽能改善听力,但无法覆盖完整频率范围,"特别是低频声音会受限,若电极无法延伸至耳蜗末端,患者听到的声调会偏高,就像激活时常说的'米老鼠声音'。"
这项新技术的突破让DuJuan开始全新的声音认知旅程。在过去八个月里,他每天都在学习识别从未接触过的声音:现在他能明确分辨鸟鸣、蟋蟀和摩托车引擎声。"起初确实很难适应,"他对记者说,"但现在我完全能识别这些声音的本质区别。"
早期发现历程
当DuJuan三岁时,父母已注意到语言障碍。母亲清楚记得他指着摩托车却发出类似"迈克尔"的发音。尽管通过初次听力测试并接受语言治疗,但第四任班主任的观察发现了隐患——她无法判断孩子是听不懂还是听不见。经杰斐逊县公立学校专项检测,时年10岁的DuJuan被确诊处于严重至深度听力丧失阶段。
令人惊讶的是,这个聪明坚韧的男孩自学了读唇术。母亲Letisha发现,即使在后视镜中驾车对话,DuJuan也会主动抬头观察她的嘴型运动。"他以为所有人都需要这么做",母亲回忆道。直到确诊时,DuJuan才第一次理解"听力障碍"的含义。
技术突破解析
耳蜗内两个充满液体的腔室布满微小毛细胞。声音振动通过液体转化为电信号,而植入体长度决定信号覆盖范围。卡斯医生解释:"我们大量的感觉细胞让声音呈现丰富层次,电极延伸得越远,大脑接收的声谱就越自然。"普通耳蜗平均长度约32毫米,而DuJuan的耳蜗达38毫米,属于全美5-7%最大耳蜗。这种罕见情况使MED-EL 2023年推出的38毫米植入体成为唯一解决方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24年7月批准该技术。
手术激活当天的情景令全家难忘。"听到订书机声音的那一刻他完全震惊了,"Letisha回忆道。这项技术对他钟爱的音乐体验尤为重要:以前助听器会让说唱音乐听起来像50 Cent或肯德里克·拉马尔在唱米老鼠主题曲,而现在他能准确捕捉低音贝斯。
未来展望
现年10岁的DuJuan计划在六年级加入西艺术中学合唱团。他保持着独特的音乐天赋——婴儿时期听到母亲哼唱就能准确复音。虽然变声期后才能开发低音域,但通过新植入的FLEX34,他现在能更精确地感知音准。
这项医学突破不仅改变了DuJuan的人生,更为全球类似病例提供了新的治疗可能。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数据,每千名儿童中有1-5人存在听力障碍,而新型人工耳蜗的技术参数表明,其适用群体将比传统植入体扩大7-10%。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