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当家人或朋友出现记忆力衰退时,获得明确诊断仍然困难重重。即使是阿尔茨海默症——最常见的痴呆类型,医生也主要依赖行为观察进行诊断,脑部扫描和血液检测常因清晰度不足和可靠性差而受限。
事实上,目前唯一能确证痴呆类型的方法是在患者去世后进行脑部尸检。为突破这一困境,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团队测试了数百种化学染料(其中多数最初用于工业用途),试图找到能特异性结合痴呆症患者脑内蛋白团块的染料。
在不同类型痴呆症中,如阿尔茨海默症、额颞叶痴呆和进行性核上性麻痹,蛋白质团块的形态存在差异。由药物化学教授Jason Gestwicki博士领导的研究团队,重点筛选能识别tau蛋白不同构型的染料。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构建了不同形态的tau蛋白,并测试300种染料与之反应。
经过多轮实验,科学家将候选染料从300种缩小至27种,其中10种对tau团块表现出强结合能力。特别是一种染料不仅能在阿尔茨海默症模型小鼠中显影tau团块,还可成功标记去世患者脑组织中的病变蛋白。研究团队还将筛选范围扩展至其他致病蛋白,发现部分工业染料在放弃原有用途后,可重新用于诊断脑部疾病。
Gestwicki教授表示:"痴呆症的诊断和治疗进展始终缓慢。我们开发的高效染料筛选方法,不仅能推动痴呆研究,还可能应用于癌症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领域。"这项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的研究,已于8月14日发表在《自然·化学》期刊。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