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 PPTX | Brain and Nervous System Disorders | Diseases and Conditions

认知障碍 / 来源:www.slideshare.net德国 - 英语2025-09-10 21:32:26 - 阅读时长4分钟 - 1594字
本文系统阐述了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机制、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案。该病由德国医生阿洛伊斯·阿尔茨海默于1906年首次发现,其特征是β-淀粉样斑块和tau蛋白缠结导致神经元损伤,表现为渐进性记忆丧失和认知障碍。文章详述了神经化学、环境、遗传三大致病因素,列举了十大警示症状,并介绍了胆碱酯酶抑制剂等药物治疗方案及心理社会干预手段,同时对疾病预后及死亡原因进行了专业分析。
阿尔茨海默病痴呆症发病率病因风险因素症状诊断测试药物干预心理社会干预护理管理预后评估
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

    1. 引言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退行性脑部疾病,是最常见的痴呆症类型,通常发病于中老年时期。其特征表现为渐进性记忆丧失、认知功能障碍、定向障碍,以及人格和情绪变化。大脑神经元(尤其是大脑皮层)出现神经纤维缠结和包含β-淀粉样蛋白的斑块。

    1. 疾病起源

该病由德国医生阿洛伊斯·阿尔茨海默于1906年首次发现。阿尔茨海默曾收治过一名50多岁的患者奥古斯特·D,其死后尸检显示其脑神经细胞外存在密集沉积物(现称为神经炎性斑块),细胞内可见扭曲的纤维束(神经原纤维缠结)。奥古斯特·D

    1. 定义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慢性不可逆性疾病,损害脑细胞功能,导致智力障碍。该病会逐渐破坏理性思考、记忆、想象和学习能力。

    1. 正常老化大脑(左)与阿尔茨海默患者大脑(右)的对比

主要差异特征被明确标注。

    1. 发病率

约3%的65-74岁人群患有AD,近半数85岁以上老人可能患病。每年约有36万新病例被确诊。

    1. 病因

尚未完全明确,但涉及多种因素:

  • 神经化学因素

a) 乙酰胆碱

b) 生长抑素

c) P物质

d) 去甲肾上腺素

  • 环境因素

• 吸烟

• 某些感染

• 重金属及工业毒素

• 他汀类降胆固醇药物

  • 遗传免疫因素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分别通过调节载脂蛋白4(APOE4)结合和减少有害蛋白斑块堆积参与发病。

    1. 风险因素

a) 唐氏综合征

b) 家族史

c) 高血压

d) 脑外伤

e) 性别

f) 吸烟与酗酒

    1. 病理生理

破坏神经和脑细胞及神经递质,形成蛋白斑块和缠结,进一步切断脑细胞连接,导致病情恶化。

    1. 病因学变化

脑皮层神经细胞蛋白异常导致神经纤维缠结、斑块沉积、颗粒空泡变性,最终导致胆碱能神经细胞丧失记忆和认知功能。

    1. 显微镜下神经原纤维缠结

由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构成。

    1. β-淀粉样蛋白生成机制

酶作用于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切割产生的β-淀粉样片段是老年斑形成的关键。

    1. tau蛋白异常

改变导致脑细胞微管结构解体。

    1. 十大警示症状

1) 记忆力减退

2) 熟悉任务困难

3) 语言障碍

4) 时空定向障碍

5) 判断力下降

6) 抽象思维问题

7) 东西放错位置

8) 情绪行为改变

9) 人格变化

10) 丧失主动性

    1. 临床症状

• 混乱

• 短期记忆障碍

• 注意力与空间定向困难

• 人格改变

• 语言障碍

• 不明原因的情绪波动

    1. 诊断测试

• 精神评估

• 神经心理学检查

• 实验室检测

• 脑成像(CT/MRI/PET/SPECT)

• 脑脊液检查

• 脑电图(EEG)

• 肌电图

    1. PET扫描

显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颞叶功能减退。

    1. 药物干预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防止乙酰胆碱分解,如多奈哌齐(安理申)、利凡斯的明(艾斯能)、加兰他敏

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

如美金刚(Memantine),阻断谷氨酸过度刺激

    1. 其他药物

• 抗抑郁药

• 抗焦虑药

• 抗精神病药

• 抗惊厥药

    1. 心理社会干预

• 行为疗法

• 情感导向疗法(回忆疗法/验证疗法/支持性心理治疗/感官整合/情境模拟疗法)

• 认知导向疗法

• 刺激导向疗法(感觉统合疗法)

    1. 护理管理

因缺乏治愈手段,护理是核心治疗环节,需长期系统管理。

    1. 预后评估

早期诊断困难,确诊时常已出现认知功能损害。从轻度认知障碍逐步发展为完全依赖。平均生存期约7年,仅3%患者存活超14年。死亡原因多为肺炎和脱水,癌症发生率低于常人。早发患者总生存期较长,但相对健康人群生存期仍显著缩短,男性预后较女性差。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