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伯明翰大学研究人员通过分析药品与健康产品监管局(MHRA)黄卡系统的数据发现,含有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的药物并未导致更高比例的不良反应。这类被称为"永久化学物质"的氟元素在制药工业中广泛用于增强药物稳定性。
该研究团队选取13种含碳氟键药物及6种结构相似不含氟的对照药物展开分析。基于2019-2024年五年间的处方数据,研究人员计算出每百万处方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显示,含氟药物中最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兰索拉唑每百万处方仅14.1例不良反应,且大部分反应属于非典型PFAS相关症状。
"PFAS因其环境持久性和健康影响被称为'永久化学物质'。我们观察到药物中氟元素含量与不良反应类型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关联。"
——伯明翰大学药学院艾伦·琼斯博士(论文通讯作者)
在13种含氟药物中,氟原子含量最高的西他列汀和氟卡尼并未呈现最高的不良反应率。研究人员进一步分析各类不良反应后发现,即使存在某些与PFAS相似的副作用,这些反应更可能源自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而非氟元素含量。
需要说明的是,黄卡系统的自发报告机制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漏报,这是本研究的主要局限性之一。
文献来源:
Balasubramaniam, B., & Jones, A. M. (2025). 英国含氟药物疑似不良反应特征观察研究及与PFAS效应的潜在相似性分析. 《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