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中的定时炸弹:破裂前管理脑动脉瘤The Brain's Time Bomb: Managing Cerebral Aneurysms Before They Rupture - The Asia Business Daily

环球医讯 / 心脑血管来源:www.asiae.co.kr韩国 - 英语2025-10-31 13:45:32 - 阅读时长3分钟 - 1209字
脑动脉瘤多无症状且常在体检中偶然发现,突发破裂可致致命性脑出血,韩国每年15万至20万人确诊,其中1.5万至2万人需紧急治疗;延世塞弗伦斯医院韩贤珍教授强调40岁以上高危人群应定期脑部检查,严格控制血压和戒烟是预防关键,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夹闭、弹簧圈栓塞及血流导向支架等,需根据动脉瘤形态和患者年龄个体化选择,切勿等到剧烈头痛等破裂症状出现才就医。
脑动脉瘤健康体检破裂前预防治疗方法血压控制戒烟脑部检查无症状高破裂风险定制治疗方案
大脑中的定时炸弹:破裂前管理脑动脉瘤

破裂前预防与治疗:延世塞弗伦斯医院韩贤珍教授的医学洞见

多数患者无症状,常在健康体检中偶然发现

控制血压与戒烟至关重要……40岁以上人群建议进行脑部检查

气温骤降时节需格外警惕脑动脉瘤。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但若动脉瘤突然破裂引发脑出血,将危及生命。反之,若通过健康筛查提前发现,可通过手术夹闭、弹簧圈栓塞或血流导向支架等适当治疗预防破裂。10月31日,本报记者专访延世塞弗伦斯医院神经外科(卒中中心)韩贤珍教授,深入了解脑动脉瘤的症状与治疗方法。

脑动脉瘤指脑血管壁薄弱区域因血流压力而呈现非对称性膨出,因其形态常被喻为脑血管上的"浆果"。若在膨出阶段发现,称为"未破裂脑动脉瘤";若已破裂导致脑出血,则归为"破裂性脑动脉瘤"。韩国每年约15万至20万人确诊脑动脉瘤,其中1.5万至2万人已发生破裂或处于高风险状态需住院治疗。研究显示,破裂引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死亡率高达25%至50%,因此破裂前的预防性治疗尤为重要。

问题在于多数脑动脉瘤仅在破裂后才显现症状。除极少数因颅神经麻痹导致眼皮下垂,或巨型动脉瘤直接刺激脑组织的特例外,患者通常无任何不适。韩贤珍教授解释:"大脑本身无痛觉,动脉瘤存在不会直接引发疼痛。当瘤体渗血刺激脑膜或血管承受高压时才会产生痛感。"若突然出现前所未有的剧烈头痛(如同重击头部)、恶心呕吐或意识下降,须立即就医。韩教授补充道:"此类情况需定位并封堵破裂点,随后进行1至3个月的强化治疗,确保脑部恢复期间不再出血。"

脑动脉瘤常在慢性偏头痛病因排查或健康体检的CT、MRI扫描中偶然发现。即使如此,并非所有患者均需立即治疗。若动脉瘤的大小、位置及形态显示破裂风险较低,密切监测即可。例如,韩教授指出:"颈内动脉眼段附近的小型动脉瘤破裂概率极低,按医嘱定期随访足矣。"

但对于高破裂风险的动脉瘤,需采取手术夹闭(用微型夹结扎血管)或弹簧圈/支架栓塞术进行干预。最传统的手术夹闭需开颅,用金属夹紧密夹闭囊状动脉瘤的瘤颈。弹簧圈栓塞则通过微导管将柔软金属线圈送入动脉瘤腔,阻断血流。针对大型梭形或夹层动脉瘤,可采用"血流导向支架";若瘤颈宽大,则适用"血流破坏器"。韩教授强调:"每位患者的脑动脉瘤形态位置各异,高龄患者还需权衡手术风险。各疗法优劣并存,必须根据动脉瘤个体情况定制方案。"

对处于观察期的未破裂脑动脉瘤患者,血压控制与戒烟最为关键。高血压患者务必按时服药并持续监测血压,避免波动。韩教授指出:"脑动脉瘤高发于老年人群、女性、家族遗传者及特定基因疾病患者,50-60岁为发病高峰。40岁以上进入人生过渡期且具上述风险因素者,建议至少接受一次脑部检查作为预防措施。"

【全文结束】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