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龄者为何能保持敏锐思维?
经专业事实核查- 研究人员在对超龄者(80岁以上认知能力超群者)进行25年追踪研究后得出关键结论:
- 超龄者通常具有社交活跃、自主性强的特点
- 他们的大脑结构比同龄人更年轻健康
- 虽然基因在其中起关键作用,但专家强调健康生活方式对大脑健康具有保护作用
西北大学的研究团队在过去四分之一个世纪里,持续探索为何有些80岁老人拥有卓越记忆力,90岁仍保持活跃社交生活。这项发表在《阿尔茨海默病与痴呆症》期刊的新研究揭示了超龄者(认知能力相当于年轻20-30岁的80岁以上人群)的生物学和行为特征。
研究显示超龄者普遍具有社交性和独立性特征,其大脑在神经影像和病理学检测中呈现出惊人年轻化特征。研究通讯作者、西北大学芬伯格医学院精神病学与行为科学副教授塔玛尔·盖芬博士指出:"他们完全打破了正常的衰老轨迹。"
什么是超龄者?
西北大学自2000年开始研究超龄者,旨在寻找对抗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的线索。研究团队对290名超龄者的行为习惯进行追踪,分析了77例捐献的大脑样本。参与者每年接受评估,包括血液检测、磁共振成像和医疗史记录。
超龄者定义为:80岁以上且认知测试成绩处于正常范围,能在语言学习测试中记住15个单词中的至少9个,这相当于56-66岁人群的认知水平。记忆能力是关键指标,因这是衰老过程中最易衰退的认知功能。盖芬强调:"超龄者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卓越的记忆能力。"
社交活跃与自主性特征
研究发现超龄者的健康状况差异显著:有人保持运动和健康饮食,也有吸烟、饮酒、缺乏锻炼或睡眠质量差的案例。但普遍存在两个特征:
- 社交活跃度:相较对照组,超龄者对社交互动和人际关系评价更积极,表现出更强的外向性格
- 自主性强:他们坚持独立生活,自主决策生活、饮食和人际关系。盖芬认为自主性是被忽视的健康衰老要素
大脑结构差异
神经影像和病理学检测揭示了超龄者大脑的显著差异:
大脑皮层厚度:作为负责记忆、思维、解决问题的大脑外层,通常随年龄增长变薄。但超龄者的皮层老化速度显著放缓,尤其是与情绪、决策、动机和社会行为相关的前扣带回皮层厚度明显优于同龄人。
神经元特征:
- 冯·埃科诺莫神经元(社会行为相关神经元)密度极高,盖芬形容"如同沙丁鱼罐头般密集"
- 海马体中的内嗅皮质神经元体积更大、更健康,甚至优于50岁人群
- 小胶质细胞数量更少,可能反映独特的免疫反应机制
抗病能力:超龄者对阿尔茨海默病标志物(如tau蛋白缠结)表现出更强抵抗力,要么发展更慢,要么大脑对其影响更具韧性。科罗拉多大学老年医学教授卡里·利维指出,这表明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积累并非必然导致痴呆。
研究启示
利维教授认为研究为建立抗衰老韧性机制提供了方向。虽然超龄者可能具有基因优势,但大量研究证明特定生活方式可降低衰老疾病风险:
- 每日适量运动
- 高质量植物性饮食
- 戒烟
- 保证7-8小时睡眠
- 通过拼布、摄影、音乐等保持大脑活跃
- 通过志愿服务或照护他人维持社会价值感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