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饮料或增加心房颤动风险,研究揭示新关联
Korin Miller
2025年8月25日 UTC时间14:03
阅读时长:6分钟
研究发现人工甜味与含糖饮料显著提升心房颤动风险
- 人工甜味饮料和含糖饮料与心房颤动风险升高存在关联
- 心房颤动显著增加中风和心脏病发作风险
- 目前尚未明确致病机制,但专家已提出若干理论
心房颤动(AFib)是一种令人担忧的心律失常现象,了解可控制的风险因素有助于预防疾病发生。
既往研究已证实缺乏运动、过量饮酒等生活方式与该病关联,最新研究进一步揭示甜味饮料与心房颤动风险的显著相关性。
美国心脏协会期刊《循环:心律失常与电生理学》去年发表的研究显示:
- 每周饮用约67盎司(约1980毫升)含糖饮料的人群,心房颤动风险比不饮用者高10%
- 同量人工甜味饮料(相当于每周6天饮用12盎司/355毫升饮品)风险升至20%
这项基于英国生物样本库20万成人十年追踪的研究,在排除初始心房颤动患者后,发现约10年随访期间有9,362例新发病例。
甜味饮料致心房颤动的潜在机制
添加糖和人工甜味剂对心血管和神经系统存在已知负面影响,这与研究结果一致。值得注意的是,每日饮用34盎司(约1,000毫升)纯果汁(仅含天然果糖)的人群反而心房颤动风险降低8%。
洛杉矶圣约翰健康中心心脏电生理主任Shephal Doshi医生指出,某些含咖啡因的碳酸饮料可能通过诱发心律失常加剧风险。此外,研究对象的高体质指数(BMI)和2型糖尿病等共病因素可能产生协同效应。
心房颤动主要风险因素
- 年龄增长
- 高血压
- 肥胖
- 欧洲血统
- 糖尿病
- 心力衰竭
- 缺血性心脏病
- 甲状腺功能亢进
- 慢性肾病
- 中度至大量饮酒
- 吸烟
- 左心房扩大
心房颤动临床表现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指出,心房颤动会导致心房收缩紊乱、血流动力学异常,症状包括:
- 心悸或心跳扑动
- 乏力
- 快速且不规则心跳
- 胸部压迫感
- 头晕
- 呼吸困难伴焦虑
- 体力下降
- 晕厥或意识模糊
- 运动诱发疲劳
- 出汗
- 胸痛或胸闷
紧急应对与治疗原则
美国心脏协会营养委员会委员Penny M. Kris-Etherton强调,心房颤动是导致中风和心肌梗死的重要风险因素,必须立即就医。治疗方案需综合考虑病程时长、症状严重程度和基础病因,通常包括抗凝药物预防血栓,以及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控制风险因素。
甜味饮料减量策略
营养专家Jessica Cording建议采取渐进式减量:
- 从每日饮用减少为每周2-3次
- 缩小单次饮用容量
- 将甜味饮料作为偶享饮品
研究证实偶发饮用不会显著增加风险,但长期规律饮用者建议重新评估饮食习惯。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