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住院医师和医生对儿科外科医生的认知刻板印象:一项横断面研究
摘要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描述并理解法国医学生、住院医师和医生对儿科外科医生(PS)的刻板印象和社会表征(SR),这些认知可能影响专业吸引力及跨学科互动。
研究方法
通过社交媒体和医学协会邮件发布的全国性匿名网络调查,采用分层唤起法收集数据,并运用Reinert方法进行定性分析(含因子分析)。278名参与者中,68%为女性,涵盖医学生(30.9%)、住院医师(44.2%)和执业医师(24.8%)。
研究结果
儿科外科的社会表征总体中立(中位数3/5,四分位距3-4),但仅3.6%的医学从业者强烈考虑选择该专业(位列外科专业第10位)。该专业被认知为"广泛""高强度""细致"且"要求严格"的领域,但同时也存在"过度专科化""局限于学术中心"等特征,其核心特质包含"同理心""人性""激情""美好"和"荣誉感"。从业意愿与社会表征(p<0.001)显著相关,实习经历(p<0.01)和亲属从业背景(p<0.05)有积极影响,但专业课程学习未显相关性。
研究结论
尽管儿科外科的社会表征总体中立,但仅有少数从业者考虑选择该专业。建议通过加强实习机会和创新传播手段提升该专业的吸引力。
关键信息
已有研究基础:社会表征显著影响医学生的职业选择,并塑造医生间的互动关系。
研究新发现:
- 儿科外科社会表征呈现中立特征
- 被认知为"广泛""高强度""细致"且"要求严格",但存在"过度专科化""局限于学术中心"等限制性认知
- "同理心""人性""激情"等情感特质是重要认知维度
- 实习经历显著提升从业意愿,而课程学习无显著影响
研究背景
在法国,儿科外科自2017年起正式成为独立专科,分为内脏外科和骨科两个分支。医学生通过6年通科培养后,需通过全国竞争性考试进入专科培训。影响职业选择的因素包括专业社会表征、个人特质、生活方式可控性、职业发展前景等。
既往研究显示:性别因素(BMC Surg, 2023)和少数族裔身份(J Pediatr Surg, 2022)影响职业满意度,土耳其医学生选择儿科外科的首要原因是手术实践机会(Turkiye Klinikleri J Med Sci, 2011)。美国研究则指出外科专业选择与薪资和声望相关(BMC Med Educ, 2022)。
本研究首次系统揭示儿科外科社会表征特征,填补了该领域认知空白。
研究方法
作为法国全国实习生协会(InterSyndicale Nationale des Internes)"SESAME"项目组成部分,本研究采用社会表征理论框架(Moscovici, 1973),通过Limesurvey平台开展匿名调查(2021.3.15-4.18)。纳入标准:年满18岁、在法从事医学教育或实践、签署GDPR同意书。
数据分析方法:
- 双盲文本分析(CD、NH校对,标准词汇统一)
- Reinert方法分析词频关联性(IRaMuteQ软件)
- 社会表征评分(1-5分,MP、CD双盲评分,R²=0.86)
- 多元回归分析影响因素(SAS 9.4、SPSS 25、R 4.2.2)
研究结果
认知特征分析
1078个有效词汇聚类为4类:
- 人际关系(30.8%):包含"同理心""情绪""耐心"等,凸显医-患-家属三角关系
- 专业强度(27.6%):正向描述("有价值""美丽")与负面认知("困难""耗时")并存
- 专科特性(15.2%):"过度专科化""独特性"等专业壁垒认知
- 知识广度(26.4%):涵盖"骨科""内脏外科""泌尿科"等技术维度
从业意愿分析
- 仅3.6%强烈考虑选择儿科外科(外科专业第10位)
- 57.5%完全不考虑(外科专业第7位)
- 社会表征评分:医学生3(IQR 3-4)、执业医师3(IQR 2-4)、住院医师4(IQR 3-4)
影响因素
多因素分析显示:
- 社会表征(OR=0.71, p<0.001)
- 实习经历(OR=0.64, p=0.006)
- 家族从业背景(OR=0.82, p=0.031)
- 课程学习无显著影响(p=0.65)
研究讨论
认知特征解析
正向认知:"同理心"(83%提及)、"激情"(76%)与临床实践特征吻合;但"耗时"(62%)、"学术局限性"(48%)等负面认知可能源于培养体系限制。值得注意的是,儿科外科住院医师更强调"多样性""技术复杂性"等正向特质。
专业吸引力分析
2023年全国仅32个培训席位,与年均9,000名毕业生相比竞争激烈(录取率约10%)。尽管培养体系已扩展至私立机构,但83%的认知仍局限于"大学医院"场景,显示认知滞后于实践发展。
教学影响
仅50%受访者明确记得接受过儿科外科课程,提示课程覆盖率不足。与放射科(Eur J Radiol, 2023)、传染病科(Infect Dis Now, 2023)等专业相比,课程设计存在改进空间。
研究局限
- 自愿参与导致的选择偏倚
- 同义词归类可能引入主观偏差
- 样本量虽满足原型分析需求(>100),但地域覆盖有待加强
研究结论
儿科外科的社会表征呈现中立特征,但专业吸引力不足。建议:1)加强临床实习机会 2)优化课程设计 3)推广专科认知的数字化传播手段。研究证实直接实践体验(如实习)比课堂教学更能塑造积极认知,为医学职业指导提供循证依据。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