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因茨,德国
2025年9月10日,星期三,15:00 IST
全球新一代免疫治疗公司BioNTech SE与全球生物制药公司百时美施贵宝公司公布了全球随机II期试验(NCT06449209)的中期数据。该研究评估了靶向PD-L1 x VEGF-A的双特异性抗体pumitamig(又名BNT327或BMS986545)联合化疗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患者的数据。这些数据与2025年欧洲肺癌大会(ELCC)公布的中国II期试验(NCT05844150)结果一致,显示出积极的抗肿瘤反应,次要终点无进展生存期呈现阳性趋势。pumitamig联合化疗展现出可控的安全性特征,无新的安全性信号,停药率较低。相关数据作为最新突破口头报告在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于巴塞罗那举办的2025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上公布。
“小细胞肺癌是生长最快、预后最差的肺癌类型,晚期患者5年相对生存率仅为5%。虽然目前约60-70%患者对标准治疗初期有反应,但多数在治疗数月后进展,迫切需要改善治疗效果的新方案,”MD安德森癌症中心胸部/头颈肿瘤学部主任、首席研究者John V. Heymach医生表示,“此次中期分析显示的缓解率和早期无进展生存数据令人鼓舞,值得通过更大规模试验验证pumitamig相对于当前标准治疗的持久抗肿瘤反应潜力。”
中期分析纳入43例未经治疗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队列1),按两个剂量水平接受pumitamig联合标准化疗。截至2025年8月7日数据截点,38例可评估疗效的患者中,确认总体缓解率达76.3%(20mg/kg剂量组85.0%,30mg/kg剂量组66.7%),疾病控制率(DCR)达100%。平均最佳肿瘤缩小百分比为56.7%,89.5%患者实现早期肿瘤缩小。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6.8个月(20mg/kg组6.3个月,30mg/kg组7.0个月),分析时中位总生存期(mOS)尚未成熟。安全性方面,pumitamig联合化疗未出现新的安全性信号,停药率仅为14%。43例患者中,剂量水平1组有1例、剂量水平2组有5例出现与pumitamig相关的≥3级治疗突发不良事件。
“我们追求的每一项创新都始于患者需求。今日公布的pumitamig中期数据表明,这种科学驱动的双靶点分子在应对小细胞肺癌核心驱动机制方面展现出可喜信号,”百欧恩泰联合创始人兼首席医学官Özlem Türeci教授表示,“我们的终极目标是通过攻克小细胞肺癌及其他难治性实体瘤的重大治疗挑战,将科学成果转化为显著的生存获益。此次中期数据标志着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
“今日数据进一步印证了pumitamig在多种实体瘤中的治疗潜力,”百时美施贵宝血液学、肿瘤学及细胞治疗项目负责人Bryan Campbell高级副总裁表示,“这是PD-(L)1 x VEGF双特异性抗体在全球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首次数据披露,支持其可能成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新治疗标准。我们期待继续合作推进pumitamig的研发,为患者提供具有显著临床获益的治疗新选择。”
当前正在进行的全球随机III期试验ROSETTA-LUNG-01(NCT06712355)正在评估pumitamig联合化疗对比阿替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作为未经治疗ES-SCLC患者一线治疗的效果。该关键性试验在美国、英国、土耳其、中国、韩国和澳大利亚的临床试验中心招募患者,并计划在全球扩展。2025年,pumitamig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的小细胞肺癌治疗孤儿药资格认定。
该全球随机、开放标签、平行组II期临床试验(BNT327-01;NCT06449209)评估了pumitamig(BNT327/BMS986545)在未经治疗扩展期小细胞肺癌(ES-SCLC)患者(队列1)或经一线/二线治疗后进展的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队列2和队列3)中的疗效。队列1患者接受两个剂量水平的pumitamig联合化疗(依托泊苷+卡铂)治疗四周期后,继续pumitamig维持治疗最长2年或至疾病进展/不可耐受毒性,以确定未来临床研究的优化剂量。队列2和队列3则探索两个剂量水平的pumitamig联合紫杉醇或多西他赛在二线/三线治疗中的组合。主要终点包括根据RECIST 1.1评估的客观缓解率(ORR)、肿瘤大小变化和早期肿瘤缩小以及根据NCI CTCAE v5.0评估的安全性。次要终点包括缓解持续时间(Do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
小细胞肺癌(SCLC)占所有肺癌病例的15%,全球年新发病例约25万例。该病是最具侵袭性的肺癌类型,常早期转移并产生耐药机制,治疗难度大。铂类化疗联合依托泊苷化疗数十年来作为标准一线治疗。尽管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已改善了晚期或广泛期患者的生存结局,但大多数患者在治疗数月内仍会进展,预后持续较差。广泛期SCLC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5%,凸显出需要延长无进展生存期的新治疗选择。
pumitamig是由BioNTech与百时美施贵宝联合开发的新型在研双特异性抗体,将肿瘤学领域两个互补且经过验证的机制整合至单一分子中。该药物结合旨在恢复T细胞识别和消灭肿瘤细胞能力的PD-L1检查点抑制剂,以及针对VEGF-A中和剂。通过阻断VEGF-A,旨在逆转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效应,并切断为肿瘤细胞提供血液和氧气的血管生成作用(抗血管生成效应),从而防止肿瘤生长和增殖。其作用机制通过靶向肿瘤细胞上的PD-L1来定位抗VEGF活性于肿瘤微环境,以提高治疗精准度并最小化全身暴露。
迄今为止,全球临床试验中已有超过1,200名患者接受了pumitamig治疗。目前正在进行或计划超过20项临床试验,评估pumitamig单药或联合其他治疗方式在10余种实体瘤适应症中的疗效。2025年计划或正在进行的多项全球试验包括三项具有注册潜力的全球临床试验:评估pumitamig联合化疗对比标准治疗用于一线小细胞肺癌(ROSETTA LUNG-01;NCT06712355)、一线非小细胞肺癌(ROSETTA LUNG-02;NCT06712316)和一线三阴性乳腺癌(ROSETTA BREAST-01)。其他试验正在探索pumitamig与BioNTech专有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或免疫调节剂候选物的新治疗组合。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