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晨间直播医生发出警告:服用心脏药物者切勿忽视这些症状'Don't ignore' warning issued to people taking heart medication by BBC Morning Live doctor - North Wales Live

环球医讯 / 心脑血管来源:www.dailypost.co.uk英国 - 英语2025-11-05 06:47:20 - 阅读时长4分钟 - 1759字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全科医生普纳姆·克里尚在BBC晨间直播节目中发出紧急警告,指出服用特定心脏药物的人群在冬季需警惕异常怕冷症状,此类症状易被误认为普通低温反应,实则可能关联铁缺乏性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或雷诺氏症等潜在疾病,尤其强调利尿剂、抗抑郁药、血管扩张剂及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可能干扰体温调节机制,若出现手脚冰凉伴随皮肤变色、麻木或疼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切勿因天气寒冷而延误诊治。
心脏药物寒冷症状就医铁缺乏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雷诺氏症利尿剂抗抑郁药血管扩张剂β受体阻滞剂女性营养补水着装居家环境
BBC晨间直播医生发出警告:服用心脏药物者切勿忽视这些症状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全科医生普纳姆·克里尚发出警告,提醒服用特定心脏药物的人群若出现某些易被忽视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在11月4日播出的BBC晨间直播节目中,这位NHS全科医生敦促观众关注用药期间可能被误判为其他问题的体征。

随着天气日益寒冷,公众被建议警惕易被低温掩盖的危险信号。冬季感到寒冷虽属正常,但若在室内穿着厚实衣物或开启暖气时仍持续手脚冰凉,则不应忽视——所服药物类型可能使人更易出现这些"隐性"问题。

针对主持人盖辛·琼斯和海伦·斯克尔顿的提问,BBC晨间直播常驻医生普纳姆表示:"冬季我们确实更易感到寒冷,且个体耐寒阈值存在差异。但若在室内、多层衣物包裹且暖气开启时仍出现新发的持续性寒冷感,值得就医检查。"她强调:"这种寒冷可能关联潜在疾病,并非普通畏寒。尤其当寒冷感超出常态时,绝不可忽视。"她补充道:"随着年龄增长,肌肉量与脂肪绝缘层减少,新陈代谢减缓,这些自然保温机制会减弱。"

苏格兰NHS执业的普纳姆·克里尚博士是BBC日间节目的常驻医生,除媒体医疗工作及医学教学外,还曾参与《Laid Bare》等BBC节目。

需警惕的关键症状

普纳姆博士指出:"若寒冷感伴随疼痛、刺痛、麻木、身体僵硬或皮肤变色等症状,必须立即咨询医生。"她提及在全科诊疗中常见铁缺乏与贫血问题:"体内缺铁会导致健康血细胞不足,无法充分输送氧气至全身。此时血液会优先供应 vital organs(重要器官),手脚等末梢部位最容易感到寒冷。这可通过简单验血确诊并治疗,切勿拖延。"

她还重点说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负责调控新陈代谢与体温,功能低下会使人异常畏寒。"另一需关注的疾病是雷诺氏症(Raynaud's),"该病会导致末梢血管收缩,影响手部、脚趾尖、鼻尖、耳部甚至乳头,皮肤可能变为苍白或青紫色并产生剧痛感。当血流恢复时,患处会先剧烈搏动疼痛继而发烫。若发现此类症状,务必就医。生活方式调整与诱因管理可有效缓解。"

她特别警示心脏病、外周动脉疾病及高血压患者:这些疾病会削弱末梢血液循环。糖尿病患者(尤其是晚期患者)因神经与血管受损,同样可能异常畏寒。"若符合上述描述,请立即就医,切勿忽视。"

易引发寒冷感的药物

普纳姆博士详细列举了干扰体温调节的常见药物及其原理:

  • 利尿剂(俗称"水丸"):用于高血压、心衰或水肿患者,通过肾脏增加排尿排出多余水分。虽可能引发末梢寒冷感,但此副作用较频尿或头晕更罕见。
  • 抗抑郁药:干扰体温调节机制,导致全身发冷、寒颤或手脚冰凉(末梢寒冷)。
  • 血管扩张剂:用于控制血压及治疗心绞痛,通过增加皮肤血流散热降温。表层血流增多会使热量散失,尤其在末梢产生寒冷感。
  • β受体阻滞剂:常用于焦虑、高血压及心悸,典型副作用为手脚冰凉。因该药物会改变手脚血液循环,NHS明确提示:"若症状持续超过数日或造成困扰,应联系全科医生。"

普纳姆警告:"药物影响尤为关键。若近期开始服药后持续感到异常寒冷,可能是药物副作用,我们可为您调整方案。"她强调:若担忧寒冷症状(尤其是新发或严重症状),应咨询医生或拨打111热线,切勿自行服用其他药物缓解副作用。

其他寒冷诱因解析

该NHS医生指出:"女性更易受此困扰,尤其在围绝经期。激素紊乱会严重干扰体温调节。更年期常提及潮热,但雌激素水平低谷期反而更易畏寒。"她强调营养与补水的重要性:"若频繁漏餐导致血糖降低、补水不足,血液循环将受影响,使人更易发冷。"

着装建议方面:"厚重毛衣并非高效保暖方式。分层穿搭(如贴身保暖层、羊毛层、抓绒层)能更好锁住热量。"居家环境优化同样关键:使用防风条、地板地毯及厚重窗帘,"尤其对老年人,室温应保持至少18摄氏度。"

最后她补充:"若患有心脏病或循环问题(如下肢水肿),久坐时抬高腿部及使用压力袜可显著改善。若症状持续加重,请务必就医咨询。"

【全文结束】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