镰状细胞疾患或其他血红蛋白病Sickle cell disorders or other haemoglobinopathies
编码3A51
子码范围3A51.0 - 3A51.Z
关键词
索引词Sickle cell disorders or other haemoglobinopathies
缩写SCD、Hb病
别名镰状细胞性贫血、镰状细胞特性、异常血红蛋白病、血红蛋白功能障碍、血红蛋白C病、血红蛋白E病、复合杂合子镰状细胞疾患、高亲和力血红蛋白病、氧亲和力低的血红蛋白病、血红蛋白O病、血红蛋白D病、血红蛋白C/β地中海贫血复合杂合子、HbC或β地中海贫血复合杂合子、不稳定血红蛋白溶血病、不稳定血红蛋白病、Stransky-Regala型溶血性贫血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临床表现
--酶缺陷或遗传病引起的痛风性关节病BB01 肺动脉高压
BB01.Z未特指的肺动脉高压BB01.3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BB01.1左心疾病所致肺动脉高压BB01.2肺部疾病或低氧所致肺动脉高压BB01.0动脉性肺动脉高压BB01.4多因素所致肺动脉高压BB01.5肺源性心脏病9B71 视网膜病变
9B71.0糖尿病视网膜病9B71.0Z未特指的糖尿病视网膜病9B71.02糖尿病性黄斑水肿9B71.2放射性视网膜病变9B71.4副肿瘤性视网膜病变9B71.4Y其他特指的副肿瘤性视网膜病变9B71.4Z未特指的副肿瘤性视网膜病变9B71.5自身免疫性视网膜病9B71.Y其他特指的视网膜病变9B71.Z未特指的视网膜病变9B71.40黑色素瘤相关的视网膜病变9B71.1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9B71.01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9B71.00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9B71.3早产儿视网膜病变FB81 骨坏死
FB81.2药物性骨坏死FB81.5电离辐射引起的骨坏死FB81.4血红蛋白病引起的骨坏死FB81.6酒精性骨坏死FB81.Y其他特指的骨坏死FB81.Z未特指的骨坏死FB81.0特发性无菌性骨坏死FB81.3创伤性骨坏死FB81.1透析性骨坏死 肾小球疾病
GB41肾病综合征GB42.0白蛋白尿,A2级GB42持续性蛋白尿或白蛋白尿GB42.Y其他特指的持续性蛋白尿或白蛋白尿GB42.Z未特指的持续性蛋白尿或白蛋白尿GB40肾炎综合征GB4Y其他特指的肾小球疾病GB4Z未特指的肾小球疾病GB42.1白蛋白尿,A3级镰状细胞疾患或其他血红蛋白病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镰状细胞疾患(Sickle Cell Disease, SCD)是一组由于血红蛋白β链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性血液疾病。该类疾病的主要特征是产生异常血红蛋白S(HbS),其结果是红细胞在脱氧状态下变得僵硬、呈镰刀形,这些细胞易阻塞微血管并因过早破坏导致慢性溶血性贫血。根据基因型不同,SCD包括纯合子型(HbSS,即镰状细胞性贫血)、与HbC或β-地中海贫血等异常血红蛋白共存的复合杂合子型(如HbSC、HbS/β-thalassemia)。镰状细胞特性(HbAS)为杂合子状态,通常无症状且不属于SCD范畴。
病因学特征
-
基因突变机制:
- SCD源于血红蛋白β珠蛋白基因(HBB)第6号密码子的单核苷酸突变(GAG→GTG),导致β链第6位谷氨酸被缬氨酸替代,形成异常血红蛋白S(HbS)。在低氧条件下,HbS分子聚合形成长纤维,使红细胞发生镰变。
- 需与HbC(第6位谷氨酸→赖氨酸)、HbE(第26位谷氨酸→赖氨酸)等其他血红蛋白变异区分,复合杂合状态(如HbSC)亦可致病。
-
遗传模式:
- 遵循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仅当个体继承两个异常等位基因(纯合或复合杂合)时发病;单一等位基因携带者(HbAS)为镰状细胞特性,通常无临床症状。
-
诱发因素:
- 低氧环境(如高原、呼吸道感染)、脱水、酸中毒、极端体温变化(如寒冷暴露)可触发镰变;
- 感染(尤其是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易诱发急性并发症;
- 炎症状态可能加速血管内皮损伤。
病理机制
-
红细胞镰变与血管闭塞:
- 脱氧状态下HbS聚合使红细胞膜僵硬,失去正常双凹圆盘形态,无法通过直径小于20μm的毛细血管,导致微循环阻塞、组织缺血及再灌注损伤。
-
慢性溶血与脾功能异常:
- 镰状红细胞寿命缩短至10-20天(正常120天),脾脏因反复梗死最终纤维化(自体脾切除),婴幼儿期可见脾脏肿大,成年后多萎缩。
- 游离血红蛋白释放增加,消耗一氧化氮,引发血管收缩及内皮功能障碍。
-
炎症与多器官损伤:
- 反复血管闭塞-缺血-再灌注循环导致慢性炎症,促进白细胞活化、细胞因子释放及氧化应激,最终造成进行性器官损害(如肾髓质缺血、肺纤维化)。
临床表现
- 症状特征:
- 慢性溶血性贫血:血红蛋白通常为6-9 g/dL,伴网织红细胞增多、黄疸及胆结石;
- 血管闭塞性危象:突发性剧烈疼痛(常见于骨骼、胸腹部),持续数日至数周,可因感染、脱水等诱发;
- 急性胸部综合征:发热、胸痛、呼吸困难,是SCD患者死亡的主因之一;
- 器官并发症:
- 神经系统:脑卒中(儿童发病率约11%)、无症状性梗死;
- 肾脏:等渗尿、血尿、进行性肾功能不全;
- 骨骼:股骨头坏死、骨髓炎;
- 眼部:视网膜病变;
- 生长迟滞与性成熟延迟:与慢性贫血及高代谢状态相关,青春期延迟约2年。
参考文献:以上信息基于现有医学文献综合整理而成。对于详细的诊断标准及实验室检测方法,请参阅《威廉姆斯血液学》等相关专业书籍或权威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