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与目的
现有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组参与宿主代谢物调节及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肝疾病(MASLD)的发病机制。但肠道微生物组及其相关代谢物在MASLD中的调控作用仍研究不足。本研究旨在利用人群数据,通过分析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组成及其与血浆代谢物的相互作用,评估MASLD风险。
方法
研究整合荷兰鹿特丹研究队列(2012-2014年基线数据)的粪便16S rRNA测序结果、Metabolon HD4平台检测的血浆代谢物数据及腹部超声诊断的MASLD信息。首先分别评估肠道微生物组和代谢物与MASLD的关系,再通过多元线性/逻辑回归模型分析MASLD、肝纤维化、α多样性及MASLD相关菌属的代谢特征。
结果
微生物组分析显示:MASLD患者α多样性显著降低(Shannon指数p=2.06×10^-6),β多样性在MASLD分层间存在显著差异(R²=0.00158,p<0.001),经多重检验校正后,Lachnospiraceae UCG-010菌属与MASLD显著相关(OR=1.14(1.06-1.23),AUC=0.7807)。代谢组分析发现:991种代谢物中有160种(q<0.05)与MASLD相关,其中57种代谢物在MASLD个体中与属水平肠道菌群存在显著关联。
结论
本研究揭示MASLD患者存在肠道微生物组与血浆代谢物的交互异常。这些发现为深入研究宿主-肠道菌群代谢互作机制提供了新方向。
关键词
- 肝脂肪变性(Hepatic steatosis)
-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肝疾病(MASLD)
- 肠道菌群(Gut microbiota)
- 血浆代谢组(Plasma metabolome)
- 代谢组学(Metabolomics)
缩写词
- MASLD(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肝疾病)
- NAFLD(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 MASH(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
- BCAAs(支链氨基酸)
- TMAO(氧化三甲胺)
- ASV(扩增子序列变异)
- UHPLC/M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 KNN(K近邻算法)
- LSM(肝硬度测量)
- BMI(体重指数)
- MET(代谢当量)
- FBR(厚壁菌/拟杆菌比值)
- PCA(主成分分析)
- CLR(中心对数比转换)
- PPARγ(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γ)
【全文结束】